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定襄县

定襄县

①西汉置,属定襄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二十家子古城。东汉建安二十年 (215)移治今山西定襄县东南三里待阳村,属新兴郡。北魏永安中移治今定襄县,为永安郡治。北齐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忻州。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废,元祐元年 (1086) 复置。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②东晋元帝侨置,属新兴侨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北。隋大业初废。

③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。永淳元年 (682) 废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黄合少乡城墙村古城。一说治今呼和浩特市东南美岱二十家子古城。属定襄郡。东汉建武二十六年(50年)改属云中郡。东汉末废。(2)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置,治今山西省大同市。为云州治。永淳元年(682年)废。(2)今县名。在山西省中部。属忻州市。面积865平方千米。人口20.8万。辖3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晋昌镇。西汉置阳曲县。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年)阳曲县移治今太原界,在阳曲县故城改置定襄县,属新兴郡。三国、两晋因之。北魏永安中改属永安郡。北齐废,移平寇县于此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将移平寇县于崞城(今原平市西北)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分秀容县复置定襄县,属忻州。五代仍之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并入秀容县,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,仍属忻州。金、元、明、清因之。1914年属雁门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初属太原市,后属忻县专区。1958年与忻县并为忻定县,属晋北专区。1961年恢复原制,仍属忻县专区。1983年属忻州地区。2000年属忻州市。地处忻定盆地东部。滹沱河、牧马河、云中河、同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豆类为主。矿产有铁、铝土、石灰石、大理石、白云石、蛇纹石等。工业有采矿、冶金、机械、建材、纺织、陶瓷、食品、酿造等。忻蒋铁路支线和忻阜、忻宏、定尧公路经过县境。名胜古迹有白佛堂、西河头地道、阎锡山故居、西社新石器时代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定戎郡

    北魏永安中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瓜城 (今山西孝义市北大虢城)。北齐废。北魏永安年间置,治瓜城(今山西孝义市北虢城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孝义、汾阳等市。北齐废。

  • 归来园

    在今山东巨野县南。《宋史·晁补之传》:补之“主管鸿庆宫。还家, 葺归来园, 自号归来子”。

  • 洊安县

    南朝梁、陈间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为齐州治。贞观二年 (628) 属绥州,八年 (634) 改属贞州,十三年 (639) 属广州。至德二年 (757) 改为

  • 榆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四年 (594) 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北二十里榆山下。大业二年 (606)改为平阴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四年(594年)置,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南。属济州。大业二年(606年)徙

  • 子午道

    古代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。原自今陕西长安县子午镇南穿过秦岭,通往今安康市境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元始五年(5),“莽以皇后有子孙瑞,通子午道。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,经汉中”。颜师古注:“子,北方也。午

  • 吴阐城

    在今江西德兴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德兴县“银城废县”条:吴阐城“在县南七里。世传吴芮常驰马于此”。相传为西汉初年吴芮所筑。在今江西省德兴市南。

  • 金斗场

    在今广东珠海市 (香州镇)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新会县有 “金斗” 盐场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香山县: 金斗场 “在县南百五十里。地名濠潭,即宋金斗盐场也。今废”。

  • 临松堡

    北宋置,属积石军。在今青海尖扎县西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积石军: 临松堡 “东至廓州界五十里,西至顺通堡界一十二里,南至把拶公原界约六十里,北至黄河一十五里”。后废。

  • 南山寺

    在今福建漳州市南郊九龙江北岸丹霞山下。为闽南著名佛寺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,历代屡经修葺。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。主体建筑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和藏经殿。大雄宝殿内奉金身坐佛三尊,殿右悬铜钟一口,系元代延祐

  • 茹蔴岭

    亦作茹麻岭。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茹麻岭 “群山环列,径道崎岖,有巡司戍守。岭北即桓公岭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