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平王国
东汉延光元年(122)改乐成国置,治所在信都县(今河北冀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、安平、饶阳、深州、武邑、衡水、枣强、新河、南宫等县市及武强、广宗县的一部分地。三国魏改为安平郡。西晋复为安平国,辖境缩小。太康五年(284)改为长乐国。
东汉延光元年(122)改乐成国置,治所在信都县(今河北冀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、安平、饶阳、深州、武邑、衡水、枣强、新河、南宫等县市及武强、广宗县的一部分地。三国魏改为安平郡。西晋复为安平国,辖境缩小。太康五年(284)改为长乐国。
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七经》:半石之山“来儒之水出于其阳,而西流注于伊水。……合水出于其阴,而北流注于洛”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“合水南出半石之山。”
金置,属襄陵县。即今山西襄汾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镇。
一作布虎图山。即白鹿山。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大阳山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一》:布祜图山“在建昌县属喀喇沁左翼(今南公营子)东三十里。即古白狼山,汉名白鹿山”。
①泛指春秋时吴地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梁杀人,与籍避仇于吴中。”②旧时对吴郡或苏州府的别称。(1)泛指春秋时吴地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梁杀人,与籍避仇于吴中。”(2)旧时对吴郡或苏州府(治今苏
①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资阳县:九泉山“在县东北。万历中,奢崇明作乱, 自泸、叙而西,败官军于此,遂薄成都。或云:山与资县接界”。②在今甘肃礼县北。清乾隆《直隶秦州新志》卷2礼县
在今广东惠来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来县:峡岭“在县西北六十里。盘径纡曲,盗贼出没处也”。
在今湖北老河口市东北五十里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光化县:陈家楼卡,“《县志》:在城北四十里。北界河南邓州老君庙。《光绪舆地记》云:有把总驻防”。村名。在山东省阳信县偏东北部。属劳店乡。人口660人。
即今云南泸水县东南五十二里老窝白族乡。清乾隆时设土千总驻守。该地四面环山,地形如窝,故名。
明初置,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北松花江西岸舒乐村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“一半山站”。
在今福建永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永福县:大樟溪“源出德化县,流入境。又东入侯官县界,为泽苗江上流。支流曰印溪,俱东行三十余里,入阳崎江。或谓之漳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