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葴山、中阴山、中阳山。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。《水经·瀙水》:“瀙水出��阴县东上界山。”郦道元注:“《山海经》谓之视水也。郭景纯注:或曰视,宜为瀙,出葴山:许慎云,
1937年析巩留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特克斯县。1944年改为特克斯县。1937年由巩留县析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特克斯镇。1944年升县。
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北四十里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 卷3作牟苴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浪穹县“莲花山” 条下: “其相连者曰蒙次和山,三面绝险,一面临河。六诏时,施浪诏居此两山下,亦曰蒙次和村。”见“莲花山
在今河北沧县东南,东入盐山县界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浮水 “首受清河于 (浮阳) 县界,东北径高成县之苑乡城北,又东径章武县之故城北……浮渎又东北径柳县故城南……浮渎又东北径汉武帝望海台,又东注于海。
①即五鹿墟,又名沙鹿。在今河北大名县东。《穆天子传》卷6:“天子东征, 舍于五鹿。”即此。春秋时属卫,后属晋。《左传》:哀公元年(前494),“齐侯、卫侯救邯郸,围五鹿”。亦即此。②春秋卫地。在今河南
西汉置,属长沙国。治所在今湖北通城县西北。因隽水得名。东汉属长沙郡。南朝梁、陈时为隽州及上隽郡治。隋开皇九年(590)省入蒲圻县。
即今浙江长兴县南泗安塘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:四安溪“在长兴县南四十三里。源出四安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长兴县:四安溪“在县南三十里。自四安山引流而东南,广德州境之水亦流合焉,下流注于苕溪”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东。民国时,藏有古碑八十余种以魏碑最多,秦汉砖亦有数十万,并有岳武穆行书数方。
故地或以为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。地当东西方水陆交通要冲。南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2“三佛齐国”条:“其属有佛罗安国,国主自三佛齐选差,地亦产香,气味腥烈,较之下岸诸国,此为差胜。有圣佛,三佛齐国王
一作阿尔班。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西南阿拉万。清祁韵士《西陲要略》卷4:“鄂什至阿拉班五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