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众镇
北宋置,属南阳县。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南三十里。
北宋置,属南阳县。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南三十里。
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。明王应山《闽都记》 卷26长乐县: 钟门山 “在二十都,隔大海中。相传自广载巨钟至此而没,潮落或见之者,故名其山云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州府长乐县 “御国山”条: 钟门山 “在
西汉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永州市北二里。汉武帝元朔五年 (前124) 封长沙定王子刘贤为泉陵侯,即此。东汉改为泉陵县。西汉时置,治今湖南省永州市。范围约当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。属零陵郡。王莽时改为溥
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六十二里印渚镇南。《寰宇记》卷93于潜县:印渚山,“传云渚次石文似印,因以为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桐溪“又西南流,复折而东,周旋盘回,是为印渚”。民国时置镇,1969年毁于洪
即大莹城。又作大营城。在今山东滨州市滨城镇西二十五里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中统三年(1262),“滨棣安抚使韩世安败宋兵于滨州丁河口”。即此。在今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西部。金代屯兵于此筑城,称大营城,又号
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 (重华堰)。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9: 清嘉庆五年 (1800),白莲教义军驻此,清将德楞泰进攻 “重华堰”。即此。
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, 为普洱府治。治所即今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。民国《云南省宁洱县地志资料》:“因境内有东、西洱河,故名宁洱, 以示区别。称之曰宁,取安定之义。”1913年废府,改为普洱县
即浮山。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同安郡同安县 “有浮度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6安庆府: 浮渡山 “在桐城东九十里。上有五十三岩。其可居可游者三十六。西南有独山,直上千仞,大江环绕,望之
原名大悲阁。在今河北定兴县城内十字街中心。元大德年间龙兴寺住持僧宝德因旧大悲阁毁于兵乱,发愿重建,大德十年 (1306) 落成。清康熙五十二年 (1713) 重修,嘉庆二十五年 (1820)重修后改今
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《寰宇记》卷77雅州:“吐蕃国师马定德并笼官马德唐等部落在欠马州安置。”即此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置,治所在黄土县(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)。三年 (563) 废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置,治黄土县(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水南岸)。次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