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西城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以林金城改名,属西宁州。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四十里。后废。
北宋崇宁三年(1104年)以林金城改名,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。属西宁州。后废。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以林金城改名,属西宁州。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四十里。后废。
北宋崇宁三年(1104年)以林金城改名,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。属西宁州。后废。
明太祖丁酉年 (1357) 改扬州路置,治所在江都县 (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北,宝应以南、仪征以东地。公元1361年改为维扬府。元至正十七年(1357年)朱元璋以扬州府改名,治江都县(
亦作火站。即今塔吉克斯坦苦盏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坤城“奉贡通名天朝者”有火占。
古名宝子山、宝山。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忠山。南宋庆元间建诸葛武侯庙于宝山,明改为大忠山。《清一统志 · 泸州》: 宝山,“ 《旧志》:山在州西一里。即州城后之枕山,明又改名大忠山”。在四川省泸州市西郊。明
即今陕西宁陕县西北柴家关乡。明正德十六年 (1521) 置巡司于此。后裁。村名。在陕西省宁陕县西北部、蒲河西岸。属四亩地镇。人口700。传说唐初柴绍在此设关得名。明正德十六年(1521年)置巡检司。主
清雍正七年(1729)置,属黎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。1913年改为榕江县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,治今贵州省榕江县。辖境相当今榕江县地。属黎平府。1913年改置榕江县。
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古城。十六国前赵废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复置汾阴县,属北乡郡。治所移至今古城北。北周改属汾阴郡,移治今万荣县西南宝井村。隋开皇初属泰州,大业初属河东
即今江西萍乡市西南六十五里草市。明置巡司于此。(1)在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部,邻吉林省。面积152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5万。满族占53%。镇人民政府驻草市,人口 1930。清时因卖草集市得名。1
即今云南弥勒县南六十六里竹国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民国改置县佐。
明置,属泸州。即今四川纳溪县北长江西岸石棚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:石棚镇“州南二十里。有巡司”。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西南部。面积47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棚,人口740。明末清初时
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一百五十里青泥岭上。《旧唐书·文宗纪》: 大和九年 (835),“令内养齐抱真将杖于青泥驿,决杀前襄州监军陈弘志,以有弑逆之罪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