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大川镇
见《金史·地理志》。为孙夼镇之讹。
见《金史·地理志》。为孙夼镇之讹。
即今湖南湘潭市东北易家湾。清乾隆《湘潭县志》 卷5: 易家湾市 “一名西港湾。京广要路。市多鱼”。
①西汉置,为乐浪郡治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壤市西南大同江南岸土城洞; 一说在今平壤市。西晋建兴元年 (313) 侨治棘城 (今辽宁义县西南)。北魏延和元年 (432) 徙治肥如 (今河北迁安县东北)。后废。
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卫辉府二》: 侯赵川关,“ 《县志》: 关北接林虑,西接陵川,重山四障,俨若城郭。明洪武三年设巡司戍守。其西为雁翅坡,连山跨水,关门险隘天成”。
在今河南杞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: “桃陵,在杞县东南十里。……又县东南三十五里曰青陵,西南五十里曰翟陵,又东北二十里曰武陵,皆土阜也。俗亦谓之五陵。《陈留风俗传》: ‘雍丘有五陵之名’。”
即当仁州。富为当之讹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
在今西藏巴青县东雅安多。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。见清乾隆 《西藏志·外番》。
即今山东聊城市西南四十里张炉集乡。旧属堂邑县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堂邑县东南有张炉集。
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。《史记·白起传》: 秦昭王四十六年 (前261),“秦攻韩缑氏、蔺,拔之”。即“侯氏”。
①在今湖南道县西四十里,接广西灌阳县界。《清一统志 · 永州府一》: 营山 “层峦叠嶂,绵亘数十里,实为州之西屏。其中峰最高,营水出此”。②在今四川营山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蓬州朗池县: 营山 “
即今台湾省高雄县 (凤山市)。清乾隆五十三年 (1788) 凤山县自左营迁此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) 被日本侵占后,县废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此设高雄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