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远戍
隋开皇三年 (583) 置,属资中县。在今四川威远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威远县: “本汉资中县地,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僚,十一年改戍为县,属资州。”
隋开皇三年 (583) 置,属资中县。在今四川威远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威远县: “本汉资中县地,隋开皇三年于此置威远戍以招抚生僚,十一年改戍为县,属资州。”
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。为嘉荫河支流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4: 札伊河 “东北流七十三里有班别拉歪夫沟东南流四十里来会,沟亦产金”。
在今江苏扬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扬州府: “官沟在府东三十里。南通江。”集镇名。在安徽省凤阳县西部。官沟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5500。相传五代周世宗柴荣兄妹领兵经此“挖沟救禾”,故名。有轮窑、
唐总章元年 (668) 置,为东峨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峨石县 “以南有峨石名之”。二年 (669) 为禺州治。天宝初为温水郡治,乾元初复为禺州治。北宋开宝五年 (9
在今辽宁长海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金州卫 “莲花岛” 条下: “又有金线岛,俱有官兵戍守。明朝永乐十七年,大帅刘江于金线岛西北望海埚上筑垒备倭。”
在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新滩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4归州: 新滩 “天圣丙寅,赞唐山摧,遂成新滩。皇祐间,太守赵诚疏凿,有摩崖碑。其滩有龙门、佛指甲、官槽。而官槽与龙门相对”。南宋陆游 《入蜀
从吉林梅河口市经通化至辑安 (今集安市)。全长251.7公里。日伪于1935—1938年修筑。今称梅集线。梅集铁路的旧称。
亦作篁墩山。在今四川城口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 · 太平厅》: 黄墩山 “在厅东北。距厅极远,北连秦地,南接大宁。北江发源于此”。北江即今任河。《明史·杨嗣昌传》: 崇祯末,张献忠入川,“四川将张令、方国
即焦陂镇。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陂镇。明正德《颍州志》 卷2: 椒陂镇 “在州南六十里润河上。前代置镇,有碑存,实宋仁宗宝元二年已卯正月立石。推知置镇,又在立碑之前,今镇废而规制尚存”。清乾隆 《阜
在今湖北罗田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罗田县 “塔山” 条下: “南十五里曰望江山。山高耸,黄州大江相去百六十里,登望如在目前。”
古邑名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水北岸、瀍水东西。周成王时周公营建,以加强对东方殷故土的统治。共有二城:瀍水西名王城,即战国河南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“周武王迁九鼎,周公致太平,营以为都,是为王城,至平王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