姐勒
即今云南瑞丽市东十里姐勒乡。清初为勐卯安抚司治。傣语 “姐” 为城,“勒” 为上方,意即城在上方。因在勐卯城上方而得名。
集镇名。在云南省瑞丽市东南部、瑞丽江北侧。姐勒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70。傣语“姐”为城,“勒”为上方,意即“在城上方”。因在勐卯城上方得名。从明末至清前期勐卯安抚司治此。产稻、甘蔗、豆类、花生、热带水果等。有电站及造纸、拖拉机修理、制糖等厂。有边贸集市。畹雷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姐勒金塔、棒蚌温泉、广贺罕坡遗址。
即今云南瑞丽市东十里姐勒乡。清初为勐卯安抚司治。傣语 “姐” 为城,“勒” 为上方,意即城在上方。因在勐卯城上方而得名。
集镇名。在云南省瑞丽市东南部、瑞丽江北侧。姐勒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370。傣语“姐”为城,“勒”为上方,意即“在城上方”。因在勐卯城上方得名。从明末至清前期勐卯安抚司治此。产稻、甘蔗、豆类、花生、热带水果等。有电站及造纸、拖拉机修理、制糖等厂。有边贸集市。畹雷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姐勒金塔、棒蚌温泉、广贺罕坡遗址。
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柳山镇。明嘉靖 《临朐县志》: 柳山寨 “在县东五十里”。
①长城隘口之一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一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引《边防考》:“白马关相近有高家堡。万历中,朵颜犯石塘岭,攻白马关及高家堡,官军御却之。”即此。清设把总戍守。②唐置,属平山县。在今河
简称下郭罗克司。在今青海班玛县西吉卡乡。清康熙六十年(1721)置下郭罗克纳卡寨土百户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90: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冬十月,清提督岳钟琪等率诸军进攻,“取下郭罗克吉宜卡等处二十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武清县:马百户屯“为往来孔道”。
指今吉林东南部之长白山。朝鲜呼长白山为白头山。民国《安图县志》卷1:“白头峰,在天池南稍东。山峰隆起,上有孤石,形如佛顶,朝鲜名为白头山, 以其形相似故也。由池至巅十一里。”在吉林省东南中国和朝鲜边境
从河北井径县西南南张村,西北至凤山。长约7公里。为正太铁路支线。1922年动工修建,次年建成。
在今吉林九台市境。《清一统志 ·吉林一》: 博屯山 “在 (吉林) 城西北二百里。周三十里。山北有小山,上有金罗索墓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卷18: 博屯 (一作博敦) 山 “城西北二百里,高一百步,周
亦名双溪水。在今江西分宜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分宜县:岘江“在县(旧治)南五十里。自南境之双源、里源发源,会于雷同岭下,入章溪,至石磊下为岘江。筑陂溉田数千亩”。下流入袁江。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北七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九峰山,“峰顶九出,峭拔若华,与芙蓉、寿山亦并称三山。有岭曰长箕岭,一名长岐岭,又名桃枝岭,路出古田、罗源二县”。②即今福建南平市南九峰山。明《寰宇通
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彦吉嘎高勒。《清一统志·乌珠穆沁部》: 音扎哈河 “在左翼东南一百五十五里。自阿噜科尔沁界流入境,西北流,入芦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