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奉新县

奉新县

①三国吴孙权置,属武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北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

②五代南唐升元元年 (937) 改新吴县置,治所即今江西奉新县。《郡县释名》 江西卷上: “南唐改奉新县。李昪以国号唐,讳杨吴所称,更新吴为奉新也。” 宋属隆兴府。元属龙兴路。明、清属南昌府。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西北部、修水支流潦河上游。属宜春市。面积 1642 平方千米。人口30.1万。辖10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冯川镇。东汉永元十六年(104年)析海昏地置建昌县,中平二年(185年)又析置新吴县,治今县西会埠乡故县村,隶豫章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省入建昌县(今永修县)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复置新吴县,隶南昌州;八年废南昌州,省新吴入建昌。永淳二年(683年)复分建昌置新吴县,隶洪州。神龙二年(706年)县治徙今址。五代南唐昇元元年(937年)南唐主讳“新吴”县名,改称奉新县,寓“奉新主”之意。《郡县释名》江西卷上:“南唐改奉新县。李昇以国号唐,讳杨吴所称,更新吴为奉新也。”南宋属隆兴府。元先后隶隆兴路、龙兴路。明、清属南昌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浔阳道,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南昌专区,1958年属宜春专区,1970年属宜春地区,2000年属宜春市。地处九岭山脉中段南翼,南潦河横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花生、大豆、芝麻、烟叶等,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省蚕桑、油茶生产重点县。森林资源丰富,为全国毛竹商品生产基地县。特产“奉新红米”(贡米)、“浮云酒”、猕猴桃。有瓷土、花岗石、萤石、钾长石、石英等矿。水力资源丰富,建有100余座小水电站。工业有电力、机械、陶瓷、造纸、化工、纺织、酿酒、食品、竹木加工等。有干大、寺棠、万修、奉铜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犀牛潭瀑布、浮云八百洞、宋应星纪念馆、百丈山寺、九仙温泉、华林书院、济美石坊、回澜塔、五步城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伯咄部

    又作汩咄。隋靺鞨七部之一。分布在今吉林松花江下游地区。《新唐书·北狄传》:“粟末部……依粟末水以居,水源于山西,北注它漏河;稍东北曰汩咄部。”唐并入渤海国。

  • 邦牙等处宣慰司

    元后至元四年(1338)置邦牙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并总管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邦牙(今缅甸阿瓦附近)。辖境约当今缅甸德勒至卑谬的伊洛瓦底江沿岸。至正二年(1342)废。

  • 四团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五十里四团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在上海市奉贤区东北角。面积39.8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四团,人口 4000。因地处青村盐场第四团,故名。明、清盐业繁盛,渐成镇。1929年设

  • 白塉

    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。《梁书·胡僧祐传》:大宝二年(551),侯景围巴陵,湘东王绎遣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师赴援,“至杨浦,(侯)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,据白塉,遥以待之”。在今湖南省华容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

  • 猪母洞

    应为母猪洞。又名牟珠洞、凭虚洞。在今贵州贵定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新添卫: 猪母洞,“(明) 天启初,安邦彦围贵阳,抚臣王三善自平越赴援,至猪母洞,明日次新添”。即此。

  • 税子步镇

    宋置,属万寿县。即今安徽太和县西北四十里税镇。即今安徽省太和县西北税镇。北宋属万寿县。

  • 十三里桥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。因距城十三里,故名。《晋书·惠帝纪》:太安二年(303),“(河间王)顒遣其将张方, (成都王)颖遣其将陆机、牵秀、石超等来逼京师。乙丑,帝幸十三里桥”。同年冬, “张方

  • 昌利山

    在今四川成都市东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金泉县有昌利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76怀安军金堂县:“昌利山有一石室,三门,中可容九十人。今人呼为三龙门是也。”

  • 三江口镇

    ①即今江西南昌县(莲塘镇)东南三江镇。清置巡司于此,乾隆四十四年(1779)改置主簿。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三十三里三江口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武昌县:三江口镇,“《志》云:镇左通团风,右通七矶,三江合流

  • 棫山

    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65长宁军: 宝屏山 “军治之主山,与棫山诸峰相对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 棫山 “在长宁县南十五里。峭壁插天,广袤数百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