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鲁阁峡
在今台湾省花莲县北,立雾溪谷中。西起上游,东至太鲁阁。“太鲁阁”为高山族语“美丽”之意。立雾溪东流于南北岸高峰间,石灰岩夹峙,东西长约19公里。南侧断崖高达1000米,蔚为壮观。
在台湾省花莲县北境立雾溪谷内。东段主要风景区有碧绿、新白杨、洛韶、文山温泉、天祥、九曲洞、大断崖、燕子口、长春祠、太鲁阁等。自天祥以下至太鲁阁19千米,由结晶石灰岩所成的峡谷,最为壮观。其中大断崖山南侧的断崖高达千米,尤为山峡地形所罕见。1960年中横公路开通后,太鲁阁峡一带已成为台湾东部山地最著名风景区。
在今台湾省花莲县北,立雾溪谷中。西起上游,东至太鲁阁。“太鲁阁”为高山族语“美丽”之意。立雾溪东流于南北岸高峰间,石灰岩夹峙,东西长约19公里。南侧断崖高达1000米,蔚为壮观。
在台湾省花莲县北境立雾溪谷内。东段主要风景区有碧绿、新白杨、洛韶、文山温泉、天祥、九曲洞、大断崖、燕子口、长春祠、太鲁阁等。自天祥以下至太鲁阁19千米,由结晶石灰岩所成的峡谷,最为壮观。其中大断崖山南侧的断崖高达千米,尤为山峡地形所罕见。1960年中横公路开通后,太鲁阁峡一带已成为台湾东部山地最著名风景区。
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右江南岸罗村口村,接云南富宁县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百色厅恩阳州判: “西北逻村、渌丰墟有汛。” 清有右江镇外委驻防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罗村口。清时设兵驻防。
①即崇平县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作“隆平”。②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属交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。大业初属交趾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 为隆州治。贞观元年 (
一作田儿河驿。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八十里田二河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汉川县西南有田二河驿。
从吉林长春市至大赉 (今大安市)。全长213.6公里。系长白铁路的一段。日伪修筑。1935年建成。因长春是伪满洲国的 “新京”,故伪满称之为京大铁路。
即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杭爱省塔尔加图东南。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泉州路为府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、澎湖列岛及厦门、同安、金门、德化等市县地。清辖境缩小,永春、德化二县割出,置永春直隶州; 澎湖
宋大理置,为善巨郡治。在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。元废。
在今广东澄海市北。宋置小江巡司及小江驿于此。在今广东省澄海市北。宋置小江巡检司及小江驿于此。元置小江勾管司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小江盐课司。
唐置,属羁縻充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余庆县西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。属充州。后废。
即今云南澄江县北梁王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澂江府: 罗藏山 “在府治西北。《东汉志》 云,装山出铜,后讹曰藏。又蛮语府棚为罗藏,谓造棚射虎也。其上宽平,有龙湫,时兴云雾。元梁王结集其上,又名梁王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