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湖县

太湖县

北齐改太湖左县为太湖县,属龙安郡。治所即今安徽太湖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)改为晋熙县,十八年(598)复为太湖县,属熙州,大业初属国安郡。唐属舒州。宋属安庆府。元属安庆路。明属安庆府。民国初属安徽安庆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


在安徽省西南部。属安庆市。面积2030平方千米。人口56.2万。辖10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晋熙镇。汉为皖县地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置太湖左县,治今晋熙镇东北。以在太湖水之侧为名。元嘉末移治今县。后废。泰始二年(466年)复置。隋开皇初为晋熙县;十八年(598年)复名太湖县,治今址,属熙州。唐属舒州。南宋属安庆府。元属安庆路。明、清属安庆府。1914年属安庆道,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安庆专区。1952年属安徽省安庆专区。1971年属安庆地区。1988年为安庆市辖县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下降,西北山峦耸峙,中部丘陵起伏,东南为岗地、平原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为主。林产以松、杉、毛竹为主,产生漆、油桐、毛棕、板栗、柑橘、茶叶等。工业有电机、水泥、农机、造纸、化肥、食品、酿酒等厂。合九铁路、沪蓉高速公路、105国道经此,经县中部,经县城与太岳、太华公路相交。名胜古迹有花亭湖风景区、海会寺、佛图寺、赵文楷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尤口

    即尤溪口。今福建尤溪县东北尤溪口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天福七年(942),“闽富沙王延政围汀州,闽主曦发漳、泉兵五千救之。又遣其将林守亮入尤溪,大明宫使黄敬忠屯尤口”。胡三省注:“尤口,尤溪口也。”

  • 兔河

   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鄂尔多斯》: 兔河 “在右翼后旗南一百二十里。蒙古名陶赖”。

  • 黄连洞

    本名连城洞,在今福建宁化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2汀州 《景物下》: 黄连洞 “在宁化县,县旧以此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乾元元年 (894),“黄连洞蛮二万围汀州,福建观察使王潮遣其将李承勋将万人

  • 苏苏国

    古地名。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实武牙一带,或以为在实武牙东南沿海之沙沙谷,尚无定论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仲虺城

    在今山东微山县北欢城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鲁国薛县:“夏车正奚仲所国,后迁于邳,汤相仲虺居之。”《水经·泗水注》:“漷水又西径仲虺城北。”又引《晋书地道记》曰:“仲虺城在薛城西三十里。”

  • 仓州

    即沧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安宜县(今江苏宝应县西南)。七年(624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安宜县(今江苏宝应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宝应县。属淮南道。七年废。

  • 黄㟋山

   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。 主峰海拔1174.8米,为全县最高峰。 《清一统志 · 宁国府一》: 黄㟋山“在泾县东南六十里。高五百丈,亘十余里。群峦叠嶂,雄镇一方,县治祖山也”。

  • 禺水

    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山海经· 西山经》:英山 “禺水出焉,北流注宗招水”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禺水 “出英山,北流与招水相得,乱流西北注于灌”。

  • 黄帝陵

    ①在今陕西子长县西北梁山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“黄帝崩,葬桥山。” 《封禅书》 载: 汉武帝 “北巡朔方,勒兵十余万。还,祭黄帝冢桥山……上曰: ‘吾闻黄帝不死,今有冢,何也?’ 或对曰: ‘黄帝已

  • 安福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九溪卫。治所即今湖南桑植县。后废。明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。属岳州卫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桑植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