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平桥

太平桥

①在今安徽歙县西练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歙县:太平桥“在府城西。《志》云:宋时自府城西南紫阳门达水西,有石桥,后废。驿道所经,出麻坑七里,溪两渡,或遇涨潦,辄邮传不通。端平初,郡守刘炳于西门筑浮桥跨溪,亘五十余丈,名曰庆丰。且伐木石以开新路,遂避两渡之阻。元末兵毁。明初架木为之,曰太平桥。一名河西桥”。

②在今江西南城县城东旴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南城县:太平桥“在府城东旴江上。宋嘉定中建,名万寿桥。横江为垒,凡十有三,跨梁其上,长百余丈。德祐二年毁。元至元二十九年复营之,明年工毕,改曰太平桥,明朝成化七年圮,寻复修建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二》:太平桥“本朝康熙元年重建”。

③在今江西玉山县东北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1广信府玉山县: “县东至太平桥四十里。”清有巡司驻此。

④在今四川南部县东南三十里。清道光《南部县志》卷2:太平桥“上至保宁、下至顺庆要路,久圮。嘉庆十年,太平寺僧正文捐资修,僧华林重修”。


(1)在浙江省绍兴县柯桥镇浙东运河上。明天启二年(1622年)建。清乾隆六年(1741年)、道光五年(1825年)相继重建。今桥建于咸丰八年(1858年)。桥头有重修碑记四块。拱桥顶部“太平桥”三字清晰可见。其望柱、栏板、抢鼓上图案雕刻精美。(2)原名庆丰桥,又名河西桥。在安徽省歙县城西练江上。是一座纵列式发券的大型石拱桥,长260米,宽9米,16孔。据民国《歙县志》载:桥建于南宋端平元年(1234年),木质,明弘治年间始易以石。明、清均有修建。规模宏大,雄伟壮观,为安徽省最大的古桥。古人有“秋河似练天如水,十里澄江月满桥”的诗句记其胜。原有桥心石亭,1969年毁于洪水。桥西端有太白楼。为芜湖、杭州至屯溪,南京至景德镇等交通枢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奉天殿

    明南京宫城主殿。俗称金銮殿。为皇帝登基和举行大典的场所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内明故宫遗址。殿毁于太平天国战争,现仅存地下石柱础。

  • 大蒲淀

    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十四里百道口附近。《寰宇记》卷66瀛州河间县:“大蒲淀又名大廉陂。在县西南四十一里。《水经注》云:大蒲下导陂沟,竞奔咸注滹沱,是故人因决入之处,谓之百道口,盖有此浦。”

  • 芦洪

    即今湖南东安县东北六十二里芦洪市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永州零陵郡有芦洪戍,即此。明、清于此置巡司。即今湖南省东安县东北芦洪市。唐时置戍于此。

  • 都狼山

    亦名都狼岭。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永宁州: 都狼山在 “州北六十里。亦曰都狼岭。唐末黄巢寇岭南,溪洞蛮应之,逼桂林城。守将于向引兵与贼战于都狼山,连挫其锋,逐利深入,大战于洛阳陂,

  • 勋掌城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二十四里勋掌村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天嘉四年 (北齐河清二年,563),“斛律光督步骑二万,筑勋掌城于轵关西”。胡注: “ 《五代志》: 轵关,在河内郡王屋县。”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

  • 邵伯站

    元置,即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。元置,即今江苏省江都市西北邵伯镇。为江、淮间水陆要冲。

  • 披云 (雲) 峰

    在今安徽歙县城南练江南岸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0徽州: 披云峰 “在歙县西南二百步,山势峭拔,苏德祥为亭于峰顶,名披云亭”。

  • 茶陵县

    西汉武帝封长沙王子刘訢为侯国,后改为县,属长沙国。治所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。东汉属长沙郡。三国吴属湘东郡。隋废。唐圣历元年 (698) 复置,属衡州。移治今茶陵县。南宋绍兴九年 (1139)

  • 梅县

    1912年改嘉应州置,后属广东潮循道。治所即今广东梅州市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78年析置梅州市。1983年与梅州市合并,改设梅县市,1988年改设梅州市。(1)旧县名。1912年由嘉应直隶州改置

  • 猫儿寨

   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,与原平县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忻州: 猫儿寨“在州北忻水东,亦曰猫寨,元时戍守处也。明朝正统末,北寇深入,官军拒守于寨口,寇不能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