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寺
今甘肃广河县治。清属河州,有州判驻此。1919年改置宁定县。
今甘肃广河县治。清属河州,有州判驻此。1919年改置宁定县。
北魏初置,属顿丘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范县东南二十二里临黄集。太平真君三年 (442) 并入卫国县。太和十九年 (495) 复置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魏州。大业初属武阳郡。唐属澶州。北宋
在今浙江杭州市北武林门外。南宋为半道红市。吴自牧《梦粱录》卷13“两赤县市镇”条谓北关门(武林门)外有“半道红市”。
即今安徽歙县南昌源河西岸昌溪乡。清乾隆 《歙县志》 卷1 《都鄙》 有昌溪村。
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定公四年(前506),吴伐楚,“左司马戍及息而还,败吴师于雍澨”。即此。
在河北饶阳县西北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饶阳县:“县西北十三里有花台,高五丈。相传慕容垂及拓拔珪皆屯营于此。”
即今陕西紫阳,四川城口、万源等县市境之任河。《元丰九城志》卷1:金州石泉县有壬水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祁连县、门源回族自治县、海晏县三县交界处。后迁今乌兰县东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“牧地在青海东北岸。东至阿拉赖达巴木鲁,南至柴吉,西至青海,北至乌尔肯
①唐乾封二年 (667) 置,属沙县。在今福建宁化县东五里。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升为黄连县。②唐乾符二年 (875) 以故绥成县治为黄连镇,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。五代南唐改为永安镇。
①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宝塔山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4余杭县:“安乐山在县东二里。高一百五步,周回五里。耆老云:钱氏之子于此筑庵,养疾而愈,故号安乐。”②又名合江山、少岷山、笔架山。在今四川合江县
元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帕达利湖畔。元《经世大典》: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“甫打怜站”。明改伏答林站。元置,在今俄罗斯共青城南黑龙江西岸帕达勒。明为伏答林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