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师洞
古名延庆观、昭庆观、常道观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第三混元顶峭壁间,为青城山道教宫观之一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1永康军:延庆观,“自会庆宫西行一二里,有观曰常道,乃古黄帝祠。《青城山记》云:在黄庭授经坛下。隋时建观。有张天师道陵遗迹及唐明皇御笔碑见在”。今庙观为清建。观内有唐开元十二年(724)玄宗手诏敕碑。
即“常道观”。
古名延庆观、昭庆观、常道观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第三混元顶峭壁间,为青城山道教宫观之一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1永康军:延庆观,“自会庆宫西行一二里,有观曰常道,乃古黄帝祠。《青城山记》云:在黄庭授经坛下。隋时建观。有张天师道陵遗迹及唐明皇御笔碑见在”。今庙观为清建。观内有唐开元十二年(724)玄宗手诏敕碑。
即“常道观”。
卿,又作乡。唐宋羁縻州。唐贞观十五年(641年)置,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麻响。属黔州都督府。南宋后废。
1949年解放后由沔阳县析置,治新堤 (今湖北洪湖市)。1950年撤销,并入沔阳县。
又作苦兀、苦夷、库野、库叶、库页。指分布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(库页岛) 上的民族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至元二十 一年 (1284) 八月,“辛亥,征东招讨司聂古带言: ‘有旨进讨骨嵬,而阿里海牙、朵剌
宋大理置,属首府大理地区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。元代废。
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南太麻里溪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“大苗里溪”等“并在州东南,入于海”。
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九公冲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六安州:九公寨“在州西南六十里九公山上。山有九石如人立,因名”。
在今江苏邳州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 隅头集 “在旧邳州城东北四十里。有运河把总驻此”。
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故县村。西汉属京兆尹。北魏初移治今市东北巴邑,改名下封县。隋大业二年(606)复为下邽县,属冯翊郡。十一年(615)移治今下市北吉镇。唐属华州。元废。古县名。
即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之龙王潭。藏语意为寨后龙宫。相传是古代建布达拉宫时挖土方所致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5: 禄康插木 “在布达拉后有一池,约四里,中建八角琉璃亭,又名水阁凉亭”。园中碑亭内还分别
①在今河北赤城县龙关镇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龙门卫: 娘子泉 “在娘子山下,泉水溢出,势甚浩翰,可资灌溉。正统十四年竭,后渐溢出,为民利”。②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哈密卫: 娘子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