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宝山

天宝山

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。西山支脉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02:“天宝山有茶棚庵、山神庙、七圣庙。”

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。明嘉靖《建宁府志》卷3《山川》建安县:天宝山“在丰乐里。延袤五六十里,峰峦起伏,联属不绝,下有天宝寺”。

③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天宝镇。明嘉靖《龙溪县志》卷1:天宝山“在县西北二十一都。……宋时有明珠夜飞入九龙江,为渔人所得,以贡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溪县:天宝山在“府西三十里。五峰峭立,周百余里,郡之望山也。宋大中祥符中山下溪产大珠,入贡,因名”。

④在今江西崇仁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崇仁县:天宝山“在县东南三十里。峭拔森耸,为郡界伟观”。

⑤在今四川会东县南嘎吉乡境。清同治《会理州志》卷1:天宝山“在南一百九十里戛吉场后”。产银、铅及锌。


(1)山名。在山东省平邑县境内。海拔501米,面积11平方千米。取“物宝天华”之意,故称天宝山。山上以至峪底遍植梨树,素称“黄梨之乡”。黄梨栽培已有二百余年历史,现有梨树十五万株。名胜古迹有小圣堂(始建于元代)、朝阳洞和赵庄溶洞等。朝阳洞分上、下两层:下层有一巨大石壁,钟乳形状各异;上层洞窟宽敞,可容数百人。赵庄溶洞,顶部垂钟乳,地下石笋、石柱林立。抗日战争时期北海银行曾在此印制过解放区发行的纸币。(2)集镇名。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。属老头沟镇。人口1万。原天宝山镇人民政府驻地。镇因天宝山得名。山高有宝藏,金代在此炼银,故名。有铅锌矿及机械、制材、食品等厂。有公路东接302国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陆浑山

    即方山。在今河南嵩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5伊阙县:“陆浑山,俗名方山,在县西五十五里。”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》 “方山”条引《县志》称:“陆浑山有二,俱在嵩县东北。一距县四十里,在伊水之西,春秋时陆浑戎

  • 产水

    即浐水。今陕西灞河支流浐河。古为关中八川之一。古水名。又作浐水。即今陕西省灞河支流浐河。古为“关中八川”之一。

  • 邦洞铺

    即今贵州天柱县北邦洞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镇远府》“县前铺”条下:又有“邦洞铺”等,“皆天柱县管理”。“邦洞”系侗语音译,意为稻谷多的地方。

  • 昌虑郡

    东汉建安三年 (198) 置,治所在昌虑县(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)。十一年 (206) 复改昌虑县。东汉建安三年(198年)曹操平吕布,置昌虑郡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。旋降昌虑县。

  • 西林守捉

    唐置,在今新疆精河县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北庭大都护府:“渡黑水,七十里有黑水守捉,又七十里有东林守捉,又七十里有西林守捉。”唐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东境。

  • 凤冈县

    1930年改凤泉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凤冈县。在贵州省北部、乌江中游。属遵义市。面积1886平方千米。人口约40.6万。辖9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泉镇。以县城附近凤凰山岗得名。隋大业七年(61

  • 清原

    一名清。春秋晋地,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。《左传》: 僖公三十一年 (前629),“秋,晋蒐于清原,作五军以御狄”。又,成公十八年 (前573),晋栾书、中行偃 “使荀罃、士鲂逆周子于京师而立之,生十四年

  • 南海礁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,位于光星礁东北17海里。为一完整环礁,无礁门。中国渔民向称铜钟,因其形似钟,故名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马立夫礁。1947年改名南海礁。

  • 姚家畈

   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北五十八里姚畈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: 同治三年 (1864) 四月,太平军自大新店进军 “罗山之姚家畈、宣化镇”。

  • 裴家河

    古称洈水。即今湖北松滋县南之洈河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 “石牌河” 条下 “又有裴家河,在县南,流入油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