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姥山

天姥山

在今浙江新昌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6越州剡县:天姥山“在县南八十里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6越州剡县引《后吴录》云:“剡县有天姥山,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。”故名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天姥山“在新昌东南五十里, 东接天台, 西联沃洲,上有枫千余丈”。唐李白有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诗。


在浙江省新昌县东南,连接天台山。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天姥山在县南八十里。……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。”山以此得名。南连大盘山,东接天台山华顶峰。最高峰拨云尖,海拔800余米。次为大尖、细尖。其南为莲花峰,北为芭蕉山。拨云尖山势险峻,极目远眺,南北两面地势下沉,令人有“对此欲倒东南倾”之感。山间有建于五代周广顺元年(951年)的天姥寺,今仅存侧屋数间。唐李白有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焦作市

    1945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修武县析置,治所即今河南焦作市。1946年撤销。1949年设置焦作矿区 (县级),属平原省。1952年划归河南省。1956年复设焦作市。在河南省西北部、太行山南麓,南濒黄河。

  • 灵仙县

    五代晋改兴唐县置,为蔚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蔚县。明洪武四年(1371)废。古县名。五代晋初改兴唐县置,治今河北省蔚县。为蔚州治。汉初复名兴唐县。辽又改灵仙县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省入蔚州。

  • 灵关道

    ①古道路名。亦作零关道、灵山道。西汉武帝时开。自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岸,沿小相岭山脉东麓南行,经孙水河西转入安宁河,南至西昌市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通零关道,桥孙水,以通邛都。”即此。②亦作零关

  • 阳三川

    在今甘肃庄浪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5平凉府:“阳三川在庄浪县西南七十里。山阳有三川,故名。”

  • 兴京府

    清宣统元年(1909)升兴京厅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在新宾堡(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新宾、桓仁二满族自治县及吉林通化、浑江、集安市等地。1914年废府改县。清宣统元年(1909年)升兴京厅

  • 狼沟河

    在今河北南和县南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4顺德府: 狼沟河 “两岸多狼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南和县: “狼沟河在县南五里。沙、洺二水合流以后,旁出者为狼沟河,下流仍合于澧河。”

  • 秀水县

    明宣德五年(1430)分嘉兴县置,与嘉兴县并为嘉兴府治。治所即今浙江嘉兴市。因秀水为名。1912年与嘉兴县合并为嘉禾县。古旧县名。明宣德五年(1430年)析嘉兴县地置,治今浙江省嘉兴市。明、清与嘉兴县

  • 麻垛镇

    即今江苏涟水县西北麻垛乡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安东县: “麻垛镇在城西北四十里。”

  • 梅子坡

   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彭水县 “恶岩” 条下: “县东百七十里又有梅子坡,路通湖广之散毛、盘顺、思南诸土司,为襟要处。”

  • 孤舒州都督府

    唐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西地区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