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全山

天全山

在今四川天全县北。清咸丰《天全州志》卷1:天全山“在治北四十里。州因此山名也。长十里,首抵铜斗峡,尾抵龙峡,峭拔千寻,干霄直上。其旁大小诸峰相连旋绕,环拱内向。其山之支脉衍自灵山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降隆

   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航龙。明末于此置降隆土里目。

  • 排山

   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永丰县: 排山在 “县东十五里。高数百仞,周十余里。群峰巑岏,如列戟然”。

  • 阿来岭

    在今蒙古国西部巴彦乌列盖省西,为阿尔泰山支阜。《元朝秘史》卷9:“自去追袭脱黑脱阿,到金山住过冬。明年春逾阿来岭去。”

  • 大鄣山

    古三天子鄣山主峰。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六十里,南接歙县,东接浙江临安县界,为县境镇山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三天子鄣山,在闽西海北。”郭璞注:“今在新安歙县东,今谓之三王山,浙江出其边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

  • 五如

    西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时期在西藏全境建置名。吐蕃建政后,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称为“如”的军政区域,即乌如(中央翼)、要如(左翼)、叶如(右翼)、如拉(分支翼)等,吐蕃灭亡后如亦不存

  • 大溶江

    古名沩水,又名融江、大融江。今广西东北部漓江上源支流。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大融江“亦曰大溶江”。

  • 沶水

    亦作祁水。又名零水。即今湖北宜城县西之安家河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零水即沶水也,上通梁州没阳县之默城山。其水东径新城郡之沶乡县,谓之沶水。……又东历宜城西山,谓之沶溪。东流合于夷水,谓之沶口。”

  • 鼻头

    即今台湾基隆市东鼻头角。清康熙 《台湾府志》 总图鸡笼城东北有鼻头。同治 《台湾府舆图纂要》 淡水厅坊里: 城北芝兰保有 “大鸡笼街、深澚庄、跌死猴庄、鼻头庄……”。

  • 莒溪铁务

    北宋置,属长汀县。即今福建连城县南莒溪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及 《宋史·地理志》 汀州长汀县皆载有莒溪铁务。

  • 高唐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。西晋废。②北魏景明三年 (502) 置,属南清河郡。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。北齐属平原郡。隋属武阳郡。唐属博州,长寿二年 (693) 改崇武县,神龙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