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面铺
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大面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华阳县:大面铺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为成都东出大道。
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南大面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华阳县:大面铺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为成都东出大道。
1913年依前温处道改置,属浙江省。治永嘉县 (今浙江温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仙霞岭、松阳、缙云、括苍山、温岭县一线以南地区。1927年废。1914年6月以清末温处道区域置,治永嘉县(今浙江温州市)。
即今河北永年县治。隋于此置临洺县。宋废。《清 一统志·广平府二》: 临洺关 “在永年县西四十五里。宋金以来为镇,明初城址犹存。嘉靖间重筑,南北二百二十丈,东西半之,作六门,内有通判分司公署。本朝初改设
清置,即今辽宁沈阳市南十里河镇。因滨十里河得名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 “第一站”条下:“奉天南至朝鲜站道,南六十里至十里河站,与辽阳州接界,即明之虎皮驿。”
元置,在今四川南充市南三十五里青居镇。
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南杨柏乡。清道光《通江县志》卷2:杨柏河“离城六十里。与巴州接界”。
①地区名。亦称淮右。隋唐以前,从中原地区通往长江下游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,这段淮水的流向为自南而北,所以习称今皖北、豫西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。《史记·荆燕世家》: 汉高帝六年 (前201),立 “
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石坎镇。清设石坎汛,有把总驻防。
亦作三角。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。清属独山州,设三脚州同驻此。1913年改设三合县。1941年改设三都县。1957年改设三都水族自治县。
又名太仓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古苑城中。唐许嵩 《建康实录》 卷2: 三国吴赤乌三年(240),“使左台侍御史郗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,名运渎”。其下注曰: “建康宫城即吴苑城,城内有仓,名曰苑仓
在今江西赣州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均王贞明四年(918),淮南(吴)攻虔州, 州将谭全播求援于楚,“楚将张可求将万人屯古亭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西省赣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贞明四年(918年),吴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