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阳渡
即春秋时之茅津。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:大阳渡“在平陆县(治今平陆西南二十里)南二里”。
即春秋时之茅津。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》:大阳渡“在平陆县(治今平陆西南二十里)南二里”。
在今江西婺源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徽州府婺源县: 梅源水 “出梅源山,东流合浙源水,溉田八十顷有奇”。
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清水镇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日本侵台时,“彭年驻兵牛骂头,将扼大甲溪”。即此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名清水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清水镇。
又称西路中左翼右旗。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新依德尔北。
唐武德七年(624)置,属西利羁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攀枝花市附近。贞观十一年(637)属微州。后废。唐羁縻县。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四川省攀枝花市南,一说今云南省永仁县北仁和街。属羁縻利州(一作西
在今江西安福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安福县:义川水“在县西。一名南溪水。源出袁州府萍乡县。又湖广攸县水亦流合焉,达永新县界,下流合禾水,会流庐陵县神冈山下。水奔涌善溃决,岁啮民田无算。天顺间,乡
又名娄亭。春秋徐地。在今安徽泗县东北。《春秋》: 僖公十五年 (前645),“楚人败徐于娄林”。杜注: “娄林,徐地。下邳僮县东南有娄亭。”古邑名。春秋徐邑,后入吴。在今安徽省泗县东北。《春秋》僖公十
清康熙十年(1671)置,属宁古塔将军(后改吉林将军)。治所在吉林城(今吉林省吉林市)。三十一年裁。雍正三年(1725)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吉林松花江中下游及鸭绿江以北,辽宁省西丰、桓仁等县地。宣统元年(
在今山西朔州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朔平府》:东邵庄堡“在朔州东二十五里”。
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十五里。俗名神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掖县谓 “掖水出县南三十里寒同山”。
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沧县西景城南二十里。东汉属河间国。北魏延昌二年(513)移治今沧县西六十里景城,为章武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名景城县。古县名。西汉以成平侯国改置,治今河北省沧县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