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苇子沟
即今吉林九台市北苇子沟镇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本屯南临一小沟,两岸苇芦丛生,每届秋日,因风瑟缩,形成本地之奇景,又为当地之特产,因以名屯。”
即今吉林九台市北苇子沟镇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本屯南临一小沟,两岸苇芦丛生,每届秋日,因风瑟缩,形成本地之奇景,又为当地之特产,因以名屯。”
即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十五里首山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东京辽阳府:驻跸山“俗称手山。山巅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状,泉出其中,取之不竭”。
亦作和托和尔山。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布赫塔尔玛河北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5:布克图尔玛河 “二源: 东源发自阿勒坦山梁; 西源发自和托霍尔岭,分西流百里汇为海尔库门河。又西北流五十里为布克图尔玛
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)由龙岩县东西洋巡司及永安、大田两县部分地置,属漳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漳平市西北双洋镇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东西洋,“今宁洋县治。……以巡司为县治, 以东西洋皆安静为名”。清雍
即灵渠。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。是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。即“灵渠”。
①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绛州太平县:“有太平关,贞观七年置。”②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横州。在今广西横县南隔江二里。③明置,属安化县。在今贵州思南县东三里。
①即细林山。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辰山。梁简文帝《秀林山铭序》:“神山本名秀林山,或称辰山。在华亭西北二十余里,列九峰第四。僻在一方,虽非巨丽,未经标品,而自古神仙,往往托迹,实震旦之灵阜也。”②又名盛山
在今四川双流县东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1双流县:迎春桥,“《县志》:在县东二里。省南冲衢。北源新开河,南合杨柳河。乾隆七年重修”。
在今贵州六枝特区东南西堡司东南五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安顺府西堡长官司: “东南有楚由洞山。” 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楚由洞“山高数仞,洞在山畔,深广百里”。
五代时蛮置,治所在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。北宋初为羁縻州。元丰四年 (1081) 仍置诚州,迁治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。六年 (1083) 移治渠阳县 (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会
亦作布庆班石。为玉树土司二十五族中札武三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通天河南岸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,“扎武、拉达、布庆,谓之扎武三族,同驻牧一地,在通天河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