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獒山
亦名大蹲山。在今安徽绩溪县北,西接旌德县界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5绩溪县:大獒山“在县北六十里。高四百仞,周百里。旧说以为上排层汉,前压澄潭。蹲形矫首,如獒猛犬焉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6徽州府:大獒山“前据潭水,弭形矫首,有犬之状。山半有岩,岩下有白龙潭”。
亦名大蹲山。在今安徽绩溪县北,西接旌德县界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5绩溪县:大獒山“在县北六十里。高四百仞,周百里。旧说以为上排层汉,前压澄潭。蹲形矫首,如獒猛犬焉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6徽州府:大獒山“前据潭水,弭形矫首,有犬之状。山半有岩,岩下有白龙潭”。
①亦名龙泉水。即石沟水。今山东青州市南石沟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临朐县“石沟水”条引郭缘生曰:“石沟水下流,溢涸有时,亦谓之龙水。”②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龙溪河(球溪河)。《寰宇记》卷76龙水县:“龙溪
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通州置,治所在石门县 (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、盐津、大关等县地。是年州废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以南通州改名,治石门县(今云南盐津县西南
唐时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道路名。附见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,系根据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路转载。所言入西域道,除在今新疆境内的若干支线外,其主要干线有二:(1)为由焉耆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)至安西(
元置,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南。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。后废。
又名渒湖、牌湖。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九十里。 《水经·睢水注》: “睢水又东与湖水合, 水上承甾丘县之渒陂, 南北百余里, 东西四十里。” “”为 “渒” 之讹。
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杨古岭“在乐昌县西北八十里。路通宜章,为入粤要路”。
(1)又作白崖城。在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北大安平镇对河石城子。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,唐军克辽东城,兵临白崖城,即此。(2)又作白崖城。相传公元3世纪时龙祐那所筑,本名彩云城,后改白崖城。唐大历七年(7
清嘉庆十二年(1807)置,属理塘宣抚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白玉县东南纳塔乡。一说在今新龙县西南弓龚纳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,属登科府。
在今河南郏县西十里。汝水支流《新唐书·哥舒曜传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李希烈围哥舒曜于襄城。河南都统李勉为解襄城围,令神策将刘德信等袭许州,“未至,有诏切让,使班师,德信等惶惑还,军无斥侯,至扈
一名乌业营。在今贵州铜仁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铜仁府铜仁县“石子营”条下:“(明)嘉靖二十七年,讨叛苗,官军自铜仁进屯乌泥营。”又名乌业营、何各营。在今贵州省铜仁市西北。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