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溪

大溪

①亦名青蒲河、青菩河。在今江苏金坛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金坛县:大溪在“县西二里。东南流入于长荡湖。王氏樵云:县西有青蒲河,通昆仓河入长阳湖,即故大溪矣”。

②白溪支流。即今浙江宁海县南之杨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宁海县:大溪“在县南一里。源出县西南百里之桃花坑、牛头潭诸处,至县东南十五里合于上白溪”。

③奉化江支流。即今浙江奉化市境内县江。源出奉化市西南,东北流至方桥镇西入奉化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;大溪在“县东南三里。县南北诸山溪水悉汇于此而为大溪,或谓之镇亭山, 自南而北,纡回环绕,凡七十二堰,溉田甚溥,接于奉化江”。

④即今浙江江山市东江山港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大溪“在县城东。一名鹿溪,亦曰鹿头溪。仙霞诸岭之水至清湖渡始通舟楫,北流经城下,又东北十八里而为大溪滩……又东北入西安县(今衢州市)境”。下流为衢江。

⑤即今浙江天台县及临海市境之始丰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天台县:大溪“在县城西南。《志》云:始丰溪源出大盆山,引而东,天台、桐柏二水入焉,故曰大溪。流经县南,又东南流入临海县界,合仙居县之永安溪,即澄江上源也”。

⑥瓯江干流的上、中游。源出今浙江庆元县北,北流经龙泉市,折而东北经云和县入丽水市,又东南至青田县与小溪会合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处州府:大溪“在城南二里。一名洄溪,又名洞溪。自龙泉以西汇诸溪涧之水流入境,合松溪、遂昌港,东至青田县南,合诸山溪之水,至温州府界入于海”。

⑦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古田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古田县:大溪“在县城南。溪有二源,俱自北来,至县南合流,委蛇澄澈,其平若镜。二溪夹流县治东西,因名曰双溪。又南为蒿溪,群溪之水皆汇焉。又南会于建江,谓之水口溪”。

⑧一作长乐大溪。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大溪“源出福清县境,分流至此,萦纡数里, 溉田数百顷, 东流入海”。

⑨即今福建宁化县南之九龙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汀州府长汀县:大溪“在县城南。源分六派,其正西自赣之石城县堑岭来会,西南自长汀县界狐栖岭来会,西北自石城县界长放坑来会,此大溪之上流也;其东北自建宁县界台田岭来会,正北自苦竹岭至县北三十里之马家渡来会,正东自热水窑头至县东四十里剑潭来会,至县东之东渡,与上流三派合为一溪,复折而东,至清流县。又东会剑江水抵福州入海”。

⑩即今福建泰宁县南泰宁溪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大溪“在泰宁县南。源出邵武县官尖峰麓,亦曰三溪。西流入县界,合龙湖东西两溪之水,又西合交溪、梅林、朱口、福山诸溪,又西合龙门溪、长兴溪,又西合杉溪、黄溪,至县东一里,潴为何潭。又西经县西南三十里梅口,与建宁之绥江合,为双溪渡。复折而东南,经县南四十里,为青洲渡。又东南合将乐县界竹洲溪,而为延平西溪之上源”。

(11)原名大姑崁,后改大嵙崁。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南大溪镇。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改大溪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大溪镇。

(12)在今江西乐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乐安县:大溪“在县南。源出崇仁县华盖山,西流至乌水,流入永丰县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大溪水“在乐安县南二十里。源出华盖山,西流合罗山聋陂水,至乌江渡,与远溪水合,又至员陂,入鳌溪水”。

(13)在今江西德兴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0饶州府:大溪“在德兴县北二十里。源出徽州府婺源县,至县境会诸溪水,下流入乐安江”。

(14)即今四川巫山县西南六十里大溪河。源出奉节县西南,东北流,于巫山县大溪口注入长江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大溪口泊舟,出美梨,大如升。”

(15)即今四川理县西之杂谷脑河。《清一统志·杂谷厅》:大溪“在厅治城西。源发梭磨土司东界大雪山,西南流经直固山,会直固水南流,过玛喏、别思满二寨,会日尔拉山水,至楸抵东北流经二道桥,会商角山、别蚌山二水,历朴头、杂谷脑、维关、木堆,又会上孟董沟水,过厅治,复东北经定廉山之里古城,至废保县城下注于岷江”。


(1)在浙江省东南部。瓯江中游段(自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到青田县石溪)的别称。长约50千米。(2)即“汀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屯门

    清置汛,属大鹏营。在今香港九龙西北屯门。有把总驻防。在今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附近。一说在九龙屯门。唐置屯门镇于此。唐天宝三载(744年)吴令光作乱,广州都督刘巨麟于此讨平之。宋置营垒,称屯门寨。明洪武三

  • 十八里铺驿

    即今安徽颍上县西北十八里铺乡。清乾隆年间置驿。

  • 白崖

    ①在今陕西勉县西北。《宋书·氐胡传》:南朝宋元嘉十九年(442)三月,“前镇东司马苻达、征西从事中郎任朏等举义,立保宗弟文德为主。拓跋齐闻兵起遁走,达追击斩齐,因据白崖,分平诸戍”。②在今贵州岑巩县西

  • 后石坞

   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之阴。清聂��《泰山道里记》:“俗呼后十五,言南天门至此十五里为奥区云。”此为泰山最胜处。其侧有黄华洞,幽险苍寒,饶有仙意。

  • 舍哩岛

    亦作猞猁岛。即今辽宁长海县南塞里岛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舍哩岛 “在宁海县 (今大连市金州区) 东一百六十里”。

  • 赤水墟

    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南赤水镇,东近台山市界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开平县西南有赤水汛。

  • 南疆八城

    指清代新疆天山以南喀喇沙尔 (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)、库车 (今库车县)、阿克苏 (今阿克苏市)、乌什 (今乌什县)、喀什噶尔 (今喀什市)、英吉沙尔 (今英吉沙县)、叶尔羌 (今莎车县)、和阗(今和

  • 金龙县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置,属冲州。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顺化北香山南岸。大业初属林邑郡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林州金龙县: “因方得金龙,乃为县名。” 后废。唐贞观九年 (635) 复置,属林州。寄治驩

  • 沙田墟

    ①即今广东高州市西沙田镇。清光绪《茂名县志》卷2:“西之下四十里沙田墟。”②即今广西贺县西南沙田镇。明置沙田寨巡司。③即今广西玉林市南八十里沙田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郁林州图:南有沙田墟。

  • 罗星塔

   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五十里罗星山上。宋柳七娘建。据明王应山 《闽都记》 卷12: “罗星塔屹立江心,镇会城水口,称罗星云。俗呼磨心,以在水中央也。塔为宋时柳七娘所造。七娘,岭南李氏女,有色。里豪某夺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