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渥淀
又名大溵淀。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北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渥水“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,谓之大渥淀、小渥淀。其水南流注易水, 谓之渥洞口”。
又名大溵淀。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北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渥水“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,谓之大渥淀、小渥淀。其水南流注易水, 谓之渥洞口”。
又称二榆。为大、小二榆谷的合称。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、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。东汉时为羌族居地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章和元年(87),迷唐率诸羌入陇西塞,“迷唐不利,引还大、小榆谷”。古地区名。大榆谷、
①北魏正始元年(504)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齐安县(今河南信阳县东)。南朝梁大通二年(528)属司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属南司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、罗山二县一部分地。北齐属郢州。北周属申州
又作黄牛寨。即今陕西凤县东北黄牛铺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二年 (955),王景攻蜀,入散关,“拔黄牛等八寨”。《宋史·吴璘传》: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(1161),金人 “以兵扼大散关,游骑攻黄牛堡
①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北三里。东汉属吴郡,建安二十四年 (219) 孙权封陆逊为娄侯; 三国吴黄龙元年 (229) 封张昭为娄侯。皆在此。南朝梁天监六年 (507) 改为信义县。②清顺
即今四川绵竹县东北拱星镇。清道光 《绵竹县志》 卷12: 拱星场在 “城东北三十里,与安县交界”。
①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南四十里大周纂村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资圣寺 “在凤台县 (今晋城市) 西北四十里。北齐建,号永建寺。宋真宗天禧四年改赐资圣寺,周二百六十三步”。②在唐长安城崇仁坊东南隅,今陕西
自今河北邯郸市至磁山。全长50公里。为平汉铁路(今京汉路)支线。 日伪于1943—1944年修筑。
亦作白刃、白刀。即白棘。北魏时高昌国置,在今新疆鄯善县。《梁书·高昌国传》:其国置四十六镇,有白力镇。《魏书·唐和传》:“蠕蠕遣部帅阿若率骑讨和。至白力城,和率骑五百先攻高昌,契与阿若战殁。”
明永乐十二年(1414)置,直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在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。后废。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置,即今云南省马关县西八寨镇。直隶云南都司。清康熙元年(1662年)改为永平里。
①在今湖南新化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一》: 油溪 “在新化县北三十里。源出维山,西流入资”。②在今四川璧山县南、江津市西,为长江支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8: 璧山县有 “油溪”。《清一统志 ·重庆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