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树堡
即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树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越嶲卫“晒经关”条下:“镇蛮堡亦名大树堡,在两山峡口,北临大渡河,与河北羊脑山相望,为大小冲番往来之所。”清设把总驻防, 同治三年(1863),清将屠杀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军二千多人于此。民国改设县佐。
即今四川汉源县南大树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4越嶲卫“晒经关”条下:“镇蛮堡亦名大树堡,在两山峡口,北临大渡河,与河北羊脑山相望,为大小冲番往来之所。”清设把总驻防, 同治三年(1863),清将屠杀石达开领导的太平军二千多人于此。民国改设县佐。
春秋郑地,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九年(前564),晋侵郑,“次于阴口而还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洧水注》:“洧水又东径阴坂北,水有梁焉,俗谓是济为参辰口。”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新郑市西、
①西汉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枞阳县。一说在县东下枞阳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元封五年 (前106) 南巡,“自寻阳浮江,亲射蛟江中,获之。舳舻千里,薄枞阳而出,作盛唐枞阳之歌”。东汉省。西晋曾复置。
北宋政和五年 (1115) 升遂州置,治所在小溪县 (今四川遂宁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遂宁、蓬溪、潼南等市县地。南宋端平三年 (1236) 兵乱,曾移治蓬溪砦 (今四川蓬溪县东蓬溪山上)。元至元二十年
春秋郑地,在今河南长葛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公 “与郑人战于狐壤”,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狐人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长葛市西南。《左传》隐公十一年(前712年):“公与郑人战于狐壤。
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莲花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恭城县图: 东南有莲花墟。
和硕特北右末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天峻县西北。后迁今德令哈市西。
在今江西武宁县东三洪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一》:三硔滩“在武宁县东七十里,接建昌县界。有数大石横列水中,名和尚石,为最险要处”。
①西魏废帝元年(552)于邓至羌地置,治所在尚安县(在今四川南坪县西北)。《元和志》卷22扶州:旧置邓州,“因邓至羌为名也”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坪县及甘肃舟曲、文县部分地。隋开皇七年(587)改为扶州。
自河南南阳盆地循今白河支流口子河谷北行,逾伏牛山分水岭循瀼河谷抵鲁山,为南阳北通汝、洛之捷径。唐杜佑《通典·州郡典》南阳郡向城县:“北重山在县北,即是三鸦之第一,又北分岭山,岭北即三鸦之二鸦也,其第三
又称嘉应寺石塔。在今河北赞皇县东南十里嘉应寺村北。寺建于隋开皇三年 (583),初名嘉应寺。北宋治平二年 (1065) 改名治平寺。抗日战争中被毁。现存石塔三座,中心塔八角形,始建于唐天宝八年 (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