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护国仁王寺
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河畔。始建于元至元七年(1270)。大德五年(1301)正月,成宗铁穆耳将昭睿顺圣皇太后的影像供奉于寺内。元末荒废。
在今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河畔。始建于元至元七年(1270)。大德五年(1301)正月,成宗铁穆耳将昭睿顺圣皇太后的影像供奉于寺内。元末荒废。
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石泉县: 宝珠寨在 “县北百二十里。《志》 云: 宝珠古寨口与县西北百五十里之赤珠古寨口,俱为番蛮出入要口。昔时立此二寨,以限隔之。今故址犹存”
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北六十里东城镇。辽、金为顺圣县。明天顺四年 (1460) 筑城。清初属蔚州卫,为宣府镇南路。康熙中并入西宁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都司: 顺圣川东城 “南临大川,北枕崇冈,原壤辽阔
春秋时小国。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成公十七年 (前574),“楚人灭舒庸”。古国名。西周、春秋群舒之一。偃姓。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成公十七年(前574年):“楚人灭
在今山东平度市北七十里。岩壑绝胜,有瑞云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平度州:大泽山“峰顶半岩叠石为城,谓之皇城顶。或以为赤眉故砦也。下有白虎溪,乳泉河出焉。西南流入胶水”。古称巨青、九青。在山东省平度市北部
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何家港桥“北通双榆官道,达于县南,为瓜洲、京口通衢”。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一带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入隆安县。
即古覆甑山。又名塔山。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四十里溉源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8潍州北海县: 溉源山 “山形如塔,旧名塔山。《地理志》 云: 覆甑山,溉水所出。《水经注》 云,溉水出塔山。是山有二名,故两存焉。
又名蔡家泾、蔡家沙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0江宁县: 蔡洲 “在县西十二里,周回五十里。《丹阳记》 云: 吴时客馆在蔡洲上,以舍远使”。《晋书·成帝纪》: 东晋咸和三年 (328)苏
①即广南西路。治所在桂州(今广西桂林市)。《宋史·仁宗纪》:景祐二年(1035)五月,“丁未,广西言镇宁州蛮入寇”。②元至元十二年(1275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泸西、弥
又作嵩厦或嵩下。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北二十里崧厦镇。清光绪 《上虞县志》 卷18引 《万历志》: 嵩城市 “在县 (旧治丰惠镇) 西北六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