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峰山

大峰山

①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大峰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平和县“三平山”条下:“又大峰山,亦在县东南,县之镇山也。一名大峰崎山。高峻巉岩,石峰凡十有七, 自山麓至巅,可五十余里。登陟一望,远近城邑悉在目前。商舶渡海,以此山为表。”

②在今山东长清县南六十二里,与肥城、平阴二市交界处。1938年中共党员魏晋(又名魏金三)等在此开辟大峰山革命根据地。1949年后建革命烈士公墓,安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烈士。

③在今湖南安化县东。明《寰宇通志》55长沙府:大峰山“在安化县(治今梅城镇)东北七十里。有七十峰,绵亘百余里,与大、小仙山相接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猫屿

   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。包括大猫屿与小猫屿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载大猫屿、小猫屿,谓 “土人呼为大猫、小猫”。

  • 满堂围

    在今广东始兴县南隘子镇西南六里满堂村。为客家围楼。清道光十三年 (1833) 动工修建,咸丰十年 (1860) 竣工。历时二十八年。是目前广东省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客家民居。总体平面近似长方形,有十二

  • 法轮场

    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法轮镇。民国 《资中县续修资州志》 卷2: 发轮乡 “俗呼四眼桥。在县西水一百四十里,接仁寿县界。人烟稠密,后有巨涧出阳陵山下,流经龙水废县,委折数十里,至珠溪小三江口与龙结镇涧水合

  • 金坑寨

   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北金坑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 金坑寨 “在县西百六十里。正德三年置,有小城,为戍守之所”。

  • 可木卫

    又作可木河卫。明永乐十年(1412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附近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涟州

    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涟水县 (今江苏涟水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涟水县地。贞观元年(627) 废。五代周显德三年 (956) 复置,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(978) 升为涟水军。唐武德四年(62

  • 池江铺

    即今江西大余县东北五十里池江镇。光绪《大清一统舆图》大庾县东北有“池江铺”。

  • 大姚河

    在今云南大姚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大姚县:大姚河“在县北。源出书案山,流经县西北,合铁索箐之水,又南流至县西南,合姚州小桥村之水,又东流绕县南,复东北会于青蛉河”。

  • 美高山

    亦名高山。即今宁夏隆德县东南米缸山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 “又西北五十里高山……泾水出焉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58隆德县 “襟山” 条下: “又美高山,在县东南二十里,山形耸秀,底堡水出于此。”即“米

  • 浦江县

    五代梁开平四年 (910) 吴越改浦阳县置,属婺州。治所即今浙江浦江县。元属婺州路。明、清属金华府。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在浙江省中部、浦阳江上游。属金华市。面积899.6平方千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