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墩
在今台湾省台中市。清乾隆年间余文仪《续修台湾府志》已有“大敦”之名。光绪十三年(1887)于此置台湾县,后改置台中市。
集镇名。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南部。属黎安镇。人口达 2300。相传古时福建福州人因受水灾逃荒到此,建村在阔大的土墩上,故名大墩。渔农并举。产稻、槟榔、椰子等。有公路通陵黎公路。
在今台湾省台中市。清乾隆年间余文仪《续修台湾府志》已有“大敦”之名。光绪十三年(1887)于此置台湾县,后改置台中市。
集镇名。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南部。属黎安镇。人口达 2300。相传古时福建福州人因受水灾逃荒到此,建村在阔大的土墩上,故名大墩。渔农并举。产稻、槟榔、椰子等。有公路通陵黎公路。
亦作小广魏县。西魏改广汉县置,属涌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六十里柳树镇。后又改为广汉县。隋开皇初废入通泉县。
①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。一说在泸定县南冷碛镇。北宋以后废。②唐置,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凤仪坝子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 卷5: 河东州 “大族
又名华藏寺。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四十五里支提山双髻峰下。海拔800余米。“支提”,梵语意为灭恶生善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)吴越王钱俶建,名华严寺。雍熙二年(985)赐名雍熙寺。明永乐五年(1407)赐名
①一作辛店镇。北宋置,属巨鹿县。在今河北任县东三十七里辛店。金改属任县。②一作辛店。即今山东东营市西辛店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乐安县 (今广饶县) 北有新店镇。③南宋置,属蒲圻县
北魏改下邽县置,属延寿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。后废。西魏复置,隋大业二年(606)复名下邽县。古县名。原名下邽县。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珪讳改名,治雄霸城(今陕西渭南市北故市镇东南巴邑)。属华山郡
北宋崇宁五年 (1106) 置,治所在武冈县(今湖南武冈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武冈、新宁、绥宁、洞口诸市县及城步苗族自治县、通道侗族自治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为武冈路。北宋崇宁五年(110
即今广东广州市东南冈镇。清设外委把总驻此。
即今江苏吴县东跨塘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元和县记:“城东有外跨塘、斜塘等镇。”
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。东汉属清河国,移今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北魏改武阳县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《地理志》曰:漯水出东武阳。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,西北径武阳新城东。曹操为东郡所治也
后金的早期都城。天聪八年(1634)以赫图阿拉为兴京,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三十里永陵镇东之老城。清乾隆二十八年(1763)改置兴京厅。后金天聪八年(1634年)以赫图阿拉为太祖努尔哈赤以前的旧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