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南澳
即今台湾省宜兰县南之南澳乡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 台东州:“番之大者,曰斗史五社,在大南澳。”同书《抚垦志》又载:清光绪元年(1875)十一月,“以宣武左右两军,分戍东澳、大南澳”等地。
即今台湾省宜兰县南之南澳乡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 台东州:“番之大者,曰斗史五社,在大南澳。”同书《抚垦志》又载:清光绪元年(1875)十一月,“以宣武左右两军,分戍东澳、大南澳”等地。
在今河南济源市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9济源县:“《志》云,其山周回高峻,中深洼如釜,因名。”
又作同源墟。即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: 临川县西有桐源墟。
1919年析导河县置,属甘肃兰山道。治所在太子寺(今甘肃广河县)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53年改为广通回族自治区。1955年改为广通回族自治县。1956年改为广通县。1957年改为广河县。旧县名。
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四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安定县有铜城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一》: 铜城,“ 《旧志》,黄巢之乱,土人筑以御寇,北枕高山,南面平原,距汭水峡口,故址尚存”。村名。在甘肃省崇信县西部、汭河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奉州置,治所在定廉县(在今四川理县北一百一十里上孟乡)。八年(749)移治天保军(今理县西北米亚罗镇),改为天保郡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奉州置,治定廉县(今四川理县北孟屯沟)
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升山丹县为州,属甘肃行省。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改为山丹卫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置,治今甘肃省山丹县。属甘肃行省。明洪
唐武德元年 (618) 析阆中县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七十里二龙镇。七年 (627)省入阆中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阆中市东南。为阆州治。七年废。
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宴东镇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新宁县(今台山市)有“沙栏墟”。
北魏因避道武帝珪讳,改上邽县置,为秦州天水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。隋大业元年(605)复改名上邽县。见“上邽县”。
秦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在今湖南道县东北东门乡。以在营水 (今濂溪水) 之浦得名。西汉属零陵郡。东晋为营阳郡治。南朝梁天监十四年 (515)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山下,为永阳郡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