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关厅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乌蒙府。治所在今云南大关县北十六里雄魁垴。民国《大关县地志》:“大关以有险可守,关寨重垒,故名。”雍正八年(1730)属昭通府,迁治翠华山(今大关县翠华镇老城)。十一年(1733)治所又稍西移至养马坝(即今大关县)。1913年改为大关县。
清雍正六年(1728年)置。属乌蒙府,九年属昭通府。因境内有栅子门等险关重叠,关镇坚固得名。初治今云南省大关县北雄魁垴,旋移今大关县城翠华镇。辖今大关县地。1913年废,改大关县。
清雍正六年(1728)置,属乌蒙府。治所在今云南大关县北十六里雄魁垴。民国《大关县地志》:“大关以有险可守,关寨重垒,故名。”雍正八年(1730)属昭通府,迁治翠华山(今大关县翠华镇老城)。十一年(1733)治所又稍西移至养马坝(即今大关县)。1913年改为大关县。
清雍正六年(1728年)置。属乌蒙府,九年属昭通府。因境内有栅子门等险关重叠,关镇坚固得名。初治今云南省大关县北雄魁垴,旋移今大关县城翠华镇。辖今大关县地。1913年废,改大关县。
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北加玉桥。是横跨怒江的桥梁。清 《西藏图考》 卷3: “洛隆宗在类伍齐西南,其地有嘉裕桥。” 藏语意为右脚桥。古为川藏往来要津。
即孝泉镇。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孝泉镇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9绵竹县引宋郑少微记:“汉州德阳县西北四十里,有镇,东汉姜诗故宅在焉。故号姜诗镇。治平中,知绵竹县事郭震,谓士游行甚高,宜讳其名,白部刺史
①即今广西隆安县北之右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隆安县: “城北有盘江,亦曰右江。”②即今南盘江云南弥勒县东南皈依底山以下部分,在云南东部及贵州、广西间。三国至唐称盘江。《 三国志·蜀书·李恢传》: “追
扬州的别称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淮海惟扬州。” “惟” 一作维。唐刘希夷 《江南曲》: “潮平见楚甸,天际望维扬。” 宋费衮 《梁溪漫志》 卷9: “古今称扬州为惟扬,盖掇取 《禹贡》 ‘淮海惟扬州
汉长安九市之一。在长安城西,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汉书·游侠传·萭章》: “萭章字子夏,长安人也。长安炽盛,衙闾各有豪侠,章在城西柳市,号曰 ‘城西萭子夏’。”师古注: “ 《汉宫阙疏》 云细柳仓有柳市
即今广东惠来县东南六十里靖海镇。清雍正九年 (1731) 移神泉巡司于靖海所城,即此。
即荆湖等路行中书省。以治所在鄂州 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 而名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至元十一年 (1274) “立荆湖等路行中书省……十四年立湖北宣慰司,改安抚司为鄂州路总管府,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”。
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太傅乡。《清一统志·湖州府一》: 谢安墓 “在长兴县南六十里三鸦村。安初葬建康之梅山,后被发,其裔孙夷吾为长城令,迁葬于此。今其地曰谢公乡,有谢太傅庙”。今庙址尚存。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二里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下:“未至(归)州数里,曰叱滩,其崄又过东奔。土人云,黄魔神所为也。连接城下大滩曰人鲊瓮,很石横卧,据江十七八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人鲊瓮“
南宋绍兴二十二年 (1152) 升东莞县香山镇置,属广州。治所即今广东中山市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“以城南六十里有香炉山为名。” 元属广州路。明属广州府。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。1925年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