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五女镇
即今河北安国市西南二十二里大五女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祁州图:西南有大五女。
在河北省安国市西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五女,人口2180。市西部集贸中心。传东汉刘秀曾困于此,店家五女救其脱险,因名五女店,后改今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属郑章公社。1991年析置大五女公社,1984年复乡,1990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药材、棉花。有胶垫、药材加工等厂。公路通市区。
即今河北安国市西南二十二里大五女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祁州图:西南有大五女。
在河北省安国市西部。面积34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五女,人口2180。市西部集贸中心。传东汉刘秀曾困于此,店家五女救其脱险,因名五女店,后改今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属郑章公社。1991年析置大五女公社,1984年复乡,1990年改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药材、棉花。有胶垫、药材加工等厂。公路通市区。
北宋置,属瑞安县。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场桥镇埭上村一带。北宋政和中置。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北双穗场。清置盐课司于此。
在今福建龙岩市城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龙岩县: 赵公城 “在县治西。《志》 云,县初无城,唐时编竹为限,寻筑土墙。宋绍定三年,令赵姓夫于大崶山巅筑土城,可容千余家以避寇,谓之西砦,亦曰官寨。淳祐九年
在今福建建瓯市治西南旧平政门外。旧有浮桥,宋乾道初郡守陈俊卿累石为址,架木为梁,建于建江上。后屡圯屡复,清初称通都桥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1建宁府:平政桥“跨大溪,立趾十有一,各高七十二尺,酾水之道有九,
一作克列玉土司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境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塞外贡马番族中有“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列玉族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土司:“列玉土司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以故且兰国地置,为牂柯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市西南。西晋改为且兰县。古县名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以故且兰国地置,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(一说治今福泉市)。为牂柯郡治
北宋大中祥符七年(1014)改真源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。元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大中祥符七年(1014年)改真源县置,治今河南省鹿邑县东。属亳州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并入鹿邑县。
即今贵州修文县西北六广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贵阳府“新添关”条下:“陆广河砦,在府西北百二十里。有陆广河巡司,陆广驿亦置于此。”
①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麻城县 “长岭关” 条下: “铁壁关在县西四十里。亦设险处。嘉靖中议置戍兵以遏群盗。今为鹅笼山巡司。”②在今云南陇川县西部境外,洗帕河内的瓦兰岭下。明万历二
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十三里长安故城中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2: “桂宫,汉武帝造,周回十余里…… 《关辅记》 云: ‘桂宫在未央北,中有明光殿土山,复道从宫中西上城,至建章神明台蓬莱山。’”《西京杂记》 卷
一名广吴河。在今甘肃岷县、漳县、武山三县境。上游今名闾井河,中游名黑虎河,下游名榜沙河。源出岷县东界,东北流经武山县西,合漳水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新兴川水出西南鸟鼠山,二源合舍,东北流与彰川合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