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业陂
俗称水门塘。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霍邱县:大业陂在“县东北十五里。周二十余里。人呼为水门塘。相传古名镇淮洲,陷而为陂”。
俗称水门塘。在今安徽霍邱县东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霍邱县:大业陂在“县东北十五里。周二十余里。人呼为水门塘。相传古名镇淮洲,陷而为陂”。
从今浙江杭州经金华、江西上饶、南昌(向西) 至湖南株洲。全长947公里。1929年动工,1934年修通杭州至江西玉山段。1936年延至南昌。1937年又修通南昌至萍乡段,与1905年建成的株萍线相衔接
清乾隆四十一年 (1776) 置,属懋功厅。在今四川金川县南河东乡。
隋大业初改招义县置,属钟离郡。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(原名旧县)。唐武德七年(624)改为招义县。古县名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改招义县置,治今安徽省明光市东北旧县。属钟离郡。唐武德三年
即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汉山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上京临潢府“有大斧山”。
即今湖南洞口县东四十四里石江镇。镇东峭石壁立,溪水沿崖东流,故名石下江。清道光《宝庆府志》卷71:石下江市“店户约二百余”。
唐置,在今河北雄县南易水上。五代晋入辽,后周显德六年(959)收复,于此设雄州。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世宗纪》:显德六年(959)伐辽,夏四月,“今上先至瓦桥关, 伪守将姚内斌以城降。……五月乙巳朔, 帝
在今湖北省荆门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荆门州:太子冈“在州北五十里。元文宗自潜邸归即位,尝驻此。因名”。
在今北京城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顺天府: 谎粮台在 “府东南六里。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尝虚设囷仓于此,以疑敌人”。
在今贵州平坝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平坝卫: 袈裟岩“削壁千仞,如展袈裟。其相接者又有包玉岩”。
即“艮岳”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隅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东京:“宣和六年,诏以金芝产于艮岳之万寿峰,又改为寿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