坊镇
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坊镇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郃阳县:坊镇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
在陕西省合阳县东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坊镇,人口 5940。宋由兴隆寺得名兴隆市,后改名宝坊街。宋为防金入侵置坊里镇。明简称坊镇。1949年设坊镇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盛产烤烟。有棉绒、农具、面粉加工等厂。为县东部农贸集市。有公路通西禹公路。镇东南有明代蝎子山(福山)古迹。
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坊镇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郃阳县:坊镇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
在陕西省合阳县东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坊镇,人口 5940。宋由兴隆寺得名兴隆市,后改名宝坊街。宋为防金入侵置坊里镇。明简称坊镇。1949年设坊镇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4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盛产烤烟。有棉绒、农具、面粉加工等厂。为县东部农贸集市。有公路通西禹公路。镇东南有明代蝎子山(福山)古迹。
①又作沽水。即今白河、潮白河,东循北运河入海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渔阳郡渔阳县: “沽水出塞外,东南至泉州入海。” 又 《水经·沽河》: “沽河从塞外来, 南过渔阳狐奴县北, 西南与㶟余水
即今福建武夷山市南七十里兴田镇。元置黄亭巡司。清于此置兴田驿,因名兴田镇。
①西魏恭帝改江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方山上。北周天和二年(567)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八年(625)又废。②北周置,治所在尉氏县(隋改为六合县,今江苏六合县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七年(6
简称西平监军司。西夏置,治所在瓜州城(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)。元废。
即清海镇、清海军城。在今新疆沙湾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七年 (866) 二月,“归义节度张义潮奏: 北庭回鹘固俊克西州、北庭、轮台、清镇等城”。胡三省注: “北庭都护府西七百里有清海镇。”
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)置,属平越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西乐坪乡。后改属麻哈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四年(1391年)置,治今贵州省麻江县西北乐平。属平越卫。弘治八年(1495年)改属麻哈州。清沿置
①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那龙圩。清时有把总驻防。②亦作那隆墟。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五十里那隆镇。清雍正《广东通志》卷18:钦州有那隆墟。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灵山县图:西南有那隆墟。
清雍正三年(1725)设,属赛音诺颜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呼亚格特南,依德尔河北岸。
即今江西新干县城。原名市南村。五代杨吴时为都制置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制置城 “即今县治。《志》 云,唐常置虔、吉五州巡简使于新淦。五代梁开平四年,杨吴亦置制置院于此。《五代史》,
在今河北三河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小河桥“在三河县南门外泃河支流上,东通错桥,西达金鸡塘,境接通、蓟,为往来要道。旧为浮桥以渡,明正德十二年改建石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