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四川省

四川省

简称川、蜀。清顺治二年(1645)改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置,省会在成都府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及西藏江达、贡觉、芒康以东地区。清末,扩大包括西藏昌都地区。民国治所在成都市。1939年将今雅安地区、凉山、甘孜两自治州划归西康省。1955年撤销西康省,金沙江以东地区划归四川省,金沙江以西划归西藏自治区。


简称川或蜀。在中国西南部、长江上游。面积48.5万平方千米。人口 8529.4 万。辖成都、自贡、攀枝花、泸州、德阳、绵阳、广元、遂宁、内江、乐山、南充、宜宾、广安、达州、巴中、雅安、资阳、眉山18地级市,阿坝藏族羌族、甘孜藏族、凉山彝族3自治州及43市辖区、14县级市、120县和4自治县。省人民政府驻成都市。商、周时期,四川东部和西部分别建立巴、蜀两国,蜀都于今成都市,巴都于今重庆市江北区。周慎靓王五年(前316年)秦惠文王灭巴、蜀,置巴郡,秦昭襄王二十二年(前285年)置蜀郡。西汉高帝时析巴、蜀两郡置广汉郡。武帝时增置沈黎、越嶲、犍为、汶山等郡,后废沈黎、汶山郡;置益州刺史部,以监察郡县。东汉初治雒县(今广汉市北),后移治成都县(今成都市)。东汉建安末复置汶山郡,又相继置巴西、巴东、涪陵等郡。三国时为蜀汉政权统治,属益州,辖13郡。西晋时,北部和东部边缘分属梁州、荆州,中部属益州。西晋末,今四川东部为成汉政权所据,政区多有改变,增置汉原郡,分汉嘉郡置沈黎郡,益州治成都,荆州镇巴郡,梁州治晋寿。由于战乱,北方士族和关陇流民纷纷南下,建置侨州郡县,政区建置变化较大,析置较多。南北朝时,今境为南朝宋、齐、梁和北朝西魏、北周所有,州、郡、县建置更改纷繁。隋开皇初以州统县,大业初改以郡统县,有24郡、170多县。唐贞观初设剑南道、山南道,剑南道辖今大雪山、雅砻江下游以东、涪江流域以西、嘉陵江以西、大渡河以东地区。开元七年(719年)设剑南节度使,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分山南道为山南东、西二道,山南西道辖今境东部,山南东道辖今境东小部。至德二载(757年)分剑南节度使为剑南东川、剑南西川两节度使,简称东川、西川节度使。川为“平川广野”之意。大凉山西南地区在中唐以后属南诏。五代为“前蜀”和“后蜀”所据,政区因循唐制少有改变。北宋初置西川路、峡路。咸平四年(1001年)分西川路为益州路(后改成都府路)、利州路,分峡路为梓州路(后改潼川府路)、夔州路,合称“川峡四路”,简称四川路,是为“四川”得名之始。路下置府、州、军、监。大凉山西南地区属大理。元至元八年(1271年)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,简称“四川行省”,是为四川省建省之始,成都为省治也自此始,南部属云南行省。县经减并后,基本上形成现今分布格局。元末,夏农民政权据川蜀,都重庆共十一年(1361—1371),州、县多有增、并、省、改而沿于后。明代沿用行省,省境已达川西高原和大凉山地区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置四川布政使司。清代西部省境达金沙江以西,今四川省境界基本确定。1912年以府、州、厅、县直属于省。1913年分全省为川西、上川南、下川南、川北、川东和边东、边西七道,废府、州、厅,以县直隶于道。1914年设置西川、东川、建昌、永宁、嘉陵五道,划康定以西为川边特别区,受四川省节制。1926年改川边特别区为西康屯垦区。1928年废道以县直隶省,并置成都市;1929年置重庆市,均为省辖市。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1932年12月入川,至1935年4月以通江、南江、巴中为中心在四川东北和陕西南部建置川陕革命根据地。1939年置西康省,同年置自贡市为省辖市。1939年改重庆市为直辖市,1940年定为“陪都”。1949年底,重庆市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,成为西南地区的政治中心。1950年撤销四川省,分设川西、川东、川北、川南四行署区和重庆市,同年将康属地区建置西康省藏族自治区。1952年撤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四个行署区,恢复四川省建制。1953年改茂县专区置四川省藏族自治区。1954年改重庆市为省辖市(地级)。1955年改西康省藏族自治区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州,改凉山彝族自治区为凉山彝族自治州;同年10月撤销西康省,将金沙江以东所属各专区、州、市、县并入四川省。1997年重庆市划出,升设中央直辖市。至2004年,行政区划始成今状。境内地处中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。全省可分为东部四川盆地、西部川西高原山地两大部分。盆周大山环绕,北有米仓山、大巴山,西有龙门山、邛崃山、大相岭,西南为大凉山,南是大娄山,东有巫山等。大部分海拔在 1000 米以上。成都平原系中国西南最大的平原,面积 9000 多平方千米。盆地东部是由一系列呈东北—西南走向的条状背斜山岭组成的平行岭谷,海拔一般为700~800米。川西高原山地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,地面起伏和缓,多草原和沼泽,若尔盖沼泽为中国第二大沼泽。川西南山地属横断山脉一部分,山体相对高度大,自然景观垂直变异明显。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 7556 米,为全省最高峰。长江水系在四川全省发育广泛,有岷江、沱江、嘉陵江、雅砻江、乌江等大支流。水力资源丰富,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26.8%,可开发电力总量 9167 万千瓦。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,西部山区属南温带-中亚热带高原气候。年平均气温-1~19℃,1月-12~10℃,7月10~30℃。年平均降水量500~1200 毫米。农业基础雄厚,粮食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柑橘、油桐、生猪、中药材等产量均居全国前列。矿产资源丰富,有煤、铁、石油、天然气、井盐、石棉、铜、铝土、锌等。钛、锶、钒、芒硝、碘、镉、萤石、水晶等位居全国前列。为国家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之一,电子设备、重型机械、优质钢材、化工原料、内燃机车等在全国占重要地位。特产蜀锦、蜀绣、竹丝瓷胎等。“五粮液”、“泸州老窖”、“剑南春”、“郎酒”、“沱牌曲酒”等名酒均产于四川。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”已成为历史。成渝、成昆、襄渝、内宜、宝成等铁路干线及广旺、宜珙、资威、成汶等铁路支线为省内主要交通干线。公路四通八达,有成渝、成绵、成南、成雅、成乐、内宜、绵广等高速公路。内河航运以川江为主,通航里程达 7998 千米。航空运输迅速崛起,有50余条国内、国际航线。有四川大学、西南交通大学、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学校及百余所科研机构。成都、自贡、阆中、宜宾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有剑门蜀道、九寨沟、峨眉山、青城山、都江堰、兴文石林、蜀南竹海等著名风景区。其中峨眉山-乐山大佛、都江堰-青城山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,九寨沟、黄龙风景名胜区为世界自然遗产。纪念地有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、泸定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卢思台

    在今北京市西卢师山。一说即今天津市宁河县(芦台)或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西南卸粮台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十九年(645)征高丽,“韦挺坐不先行视漕渠,运米六百余艘至卢思台侧,浅塞不能进,械送洛阳”。胡注:

  • 龙潭安抚司

    明洪武四年(1371)改龙潭长官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二十里龙潭司乡。二十三年(1390)废。永乐五年(1407)复置,属施州卫。后改属散毛宣抚司。清初改为龙潭土司。明洪武四年(1371

  • 大姑河

    亦作大姑夹河。即今山东莱阳、烟台市境之大姑夹河。源出莱阳市东北四十里三螺山东麓,东北流经栖霞县东,北流至烟台市西入海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大姑河“发源莱阳县东北四十里三螺山之东麓,北流经福山县(今福

  • 景化城

    清乾隆二十八年 (1763) 筑。即今新疆呼图壁县。《清一统志·迪化州》: 景化城 “在呼图壁,周三里。……安西提标右营驻此”。

  • 伊阳县

    ①唐先天元年(712)析陆浑县置,属洛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八里旧县镇。南宋绍兴初为顺州治,金天德三年(1151)移治今嵩县,为嵩州治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废。②明成化十二年(1476)析汝

  • 朱吾县浦

    即今越南不治天省美丽南日丽江。《水经·温水注》:“《林邑记》曰:渡比景至朱吾。朱吾县浦,今之封界。”

  • 云县

    1913年改云州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云县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在云南省西南部。属临沧市。面积3760平方千米。人口40.5万。辖3镇、11乡(含2彝族乡、2彝族布朗族乡、2彝族傣族乡、1

  • 斜岭

    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斜岭 “在县东九十里。昔为官道所经,蹊径险恶,盗贼藏聚。正德九年,改营通道,避险就平,人以为便”。

  • 鮀浦镇

    即今广东汕头市西北鮀浦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0潮州: 鮀浦 “去州八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潮州府澄海县: 鮀浦镇 “在县西南,有巡司,洪武三年置,本属揭阳县。嘉靖三十七年,倭犯鮀浦,又攻蓬洲

  • 埠头镇

    即湟里镇。今江苏武进县西南七十里湟里镇。在浙江省仙居县西部。面积69.6平方千米。人口1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埠头,人口4200。昔为永安溪船埠,故名。1950年设埠头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