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帽山
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唐帽山 “在海城县东南界,相近有弟兄山”。咸丰 《岫岩志略》 卷4: 唐帽山在 “城北一百二十里。地名阳喇峪,山势北向,岩谷幽邃,山顶高凸如布帻,故名”。又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,曾遗帽于此,因而得名。
②在今贵州惠水县北十余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贵州宣慰司: 唐帽山 “在宣慰司城南八十里。土人常于此避兵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谓 “唐帽山” 在小程番长官司治北。
①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唐帽山 “在海城县东南界,相近有弟兄山”。咸丰 《岫岩志略》 卷4: 唐帽山在 “城北一百二十里。地名阳喇峪,山势北向,岩谷幽邃,山顶高凸如布帻,故名”。又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,曾遗帽于此,因而得名。
②在今贵州惠水县北十余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贵州宣慰司: 唐帽山 “在宣慰司城南八十里。土人常于此避兵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谓 “唐帽山” 在小程番长官司治北。
在今四川泸州市东,沱江注入长江处。《清一统志·泸州》:大江“三十里至州东北合沱江,名曰合江”。
①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。西汉废入荡阴县。三国魏复置,属魏郡。东魏天平初废入邺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,属相州。移治今安阳市。大业初为魏郡治。唐为相州治。金明昌三年(1192)为彰
又名桓公城。西汉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北十里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邯沟“历邯沟故城东, 盖因沟以氏县也。《地理风俗记》:即裴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沟城,故县也”。西汉地节二年(前68年),
即今北京故宫北门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 建,初名玄武门。清康熙时重修,因避圣祖玄烨讳,改名神武门。明崇祯十七年 (1644) 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,皇帝朱由检由此门逃到煤山(今景山) 自缢。
清宣统二年 (1910) 改凭祥州置,属太平府。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。1912年改为凭祥县。
在今贵州平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都匀卫:平洲河“在平洲六洞长官司南。水中有洲,土人开肆贸易其上”。
①在今福建同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同安县:北辰山在“县东二十五里。高耸若拱北辰。上有岩,岩侧有十二龙潭”。王闽时为北镇。②在今贵州黄平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镇元府》:北辰山“颇高耸。相近又有五
在今湖南永州市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零陵县:马鞍岭“岭路险峻,通宁远县界。瑶洞联络,盗贼出没之所也”。在海南省海口市西南。东西走向。因远看形似马鞍得名。为死火山。南、北两火山锥分别称风炉岭和包子
云峰山又名文峰山。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十五里。石刻多在突出岩石的侧面,大小不一,形态各异,由山麓到极顶零星分布,共三十余处。大多为北魏书法家郑道昭手书。据《魏书·郑道昭传》 载:道昭字僖伯,少而好学,博
蒙古至元二年 (1265) 改陵州为县,治所即今山东德州市。三年 (1266) 复为陵州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降为陵县,属济南府。永乐七年(1409) 移治德州故城,即今山东陵县。民国初属山东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