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兰河
古名洛剌浑水、忽剌温江、呼伦河。源出黑龙江省铁力市东北,流经庆安、绥化、望奎、兰西、至呼兰县南流入松花江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呼兰府: “呼兰河自兰西入,南流,大堿沟自西来注之。屈东南流,径府城南入松花江。”
松花江支流。在黑龙江省中部。《满洲源流考》:“呼兰,满洲语,烟洞也。”源出小兴安岭,流经铁力、庆安、绥化、兰西等市县,至哈尔滨市呼兰区入松花江。长523千米,流域面积3.1万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通肯河和努敏河。下游可通航。上游流经山区,林木资源丰富。建有冯家崴、林泉、繁荣等水库。
古名洛剌浑水、忽剌温江、呼伦河。源出黑龙江省铁力市东北,流经庆安、绥化、望奎、兰西、至呼兰县南流入松花江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呼兰府: “呼兰河自兰西入,南流,大堿沟自西来注之。屈东南流,径府城南入松花江。”
松花江支流。在黑龙江省中部。《满洲源流考》:“呼兰,满洲语,烟洞也。”源出小兴安岭,流经铁力、庆安、绥化、兰西等市县,至哈尔滨市呼兰区入松花江。长523千米,流域面积3.1万平方千米。主要支流有通肯河和努敏河。下游可通航。上游流经山区,林木资源丰富。建有冯家崴、林泉、繁荣等水库。
一名南斑河。在今云南省南部。源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东北部,南流经思茅市东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,至勐腊县西北注入澜沧江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梭江。 光绪 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 作
五代楚置,治所在今贵州都匀市西南。后废。
即蒙古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布仁西南(河北岸)。
即今四川西昌市之东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四川行都司:怀远河“在都司城大通门外。源出东北山麓,经城南合泸水,入金沙江”。清乾隆《西昌县志》:怀远河“在东郭外。源出木托山土番,绕城东南, 资屯田灌溉,西合
①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开建县:龙潭水“在县(今南丰镇)北二十里。源出怀集县深山中,流经县北六十里万石岭,又南流,经县北三十里潭霜山,东北群川皆流合焉,西流入于开江”。②在今广西靖西
西汉置,属楚国。治所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集。东汉属彭城国。南朝宋属彭城郡。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、废黄河北岸吕梁。属楚国。东汉改属彭城国。南朝宋属彭城郡。隋废。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西北十五里。古名龙山。方圆40平方公里。山上古墓密集,较大的墓冢三四百座。有的高20米,周长300米,以战国时楚墓最多。据记载楚有十八个王和明代诸王均埋葬于此。已发掘的几座战国楚墓
东汉灵帝时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艾城西南。隋开皇九年(589)省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南昌州。八年省入建昌县。1914年改建昌县复置,属江西浔阳道。治所在今永修县西北艾城。192
东晋义熙初析新城郡置,治所在高安县(北周改远安县,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)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:“桓温平蜀,治江陵。以临沮西界,水陆纡险,行径裁通,南通巴、巫,东南出州治,道带蛮蜑,田土肥美,立为汶阳
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光化县: 党子口 “在县西北八十里。《舆地记》: 由县西北水行五十里至均州小江口,易小舟,又三十里至党子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