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大澂铜柱
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二十里板石镇境原天文台旧址。为珲春至岩杵河要道。清光绪十二年(1886),吴大澂与沙皇俄国巴拉诺夫在沙草峰南竖立土字界碑时,在第八记号处立铜柱。柱高12.15尺,宽3.03尺,上刻吴大澂手书篆字共四行五十八字:“光绪十二年四月,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,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,奉命会勘中俄边界,既竣事,立此铜柱。铭曰:‘疆域有志国有维,此柱可立不可移。’”二十六年(1900),沙俄入侵珲春时,将铜柱毁为两段,迁至伯力(哈巴罗夫斯克)博物馆。
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二十里板石镇境原天文台旧址。为珲春至岩杵河要道。清光绪十二年(1886),吴大澂与沙皇俄国巴拉诺夫在沙草峰南竖立土字界碑时,在第八记号处立铜柱。柱高12.15尺,宽3.03尺,上刻吴大澂手书篆字共四行五十八字:“光绪十二年四月,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,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,奉命会勘中俄边界,既竣事,立此铜柱。铭曰:‘疆域有志国有维,此柱可立不可移。’”二十六年(1900),沙俄入侵珲春时,将铜柱毁为两段,迁至伯力(哈巴罗夫斯克)博物馆。
即今四川大足县之濑溪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3静南县:“赤水溪,经县南,去县九十步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8大足县:“在河楼湍,东临赤水。赤水溪,源从普州安岳县界来。”
即陈涛斜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。杜甫《悲陈陶》诗:“孟冬十郡良家子,血作陈陶泽中水。”即“陈涛斜”。
春秋宋邑。即今江苏徐州市。《春秋》: 成公十八年 (前573),“宋鱼石复入于彭城”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 文侯二年 (前385),“伐宋,到彭城执宋君”。皆此。秦置县。古邑名。春秋宋邑。即今江苏省徐州
①泛指今黄河以北地区。《史记· 乐毅列传》: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,“起兵击齐。以天之道,先王之灵,河北之地随先王而举之济上。济上之军受命击齐,大败齐人”。②战国时指齐国之黄河以北,今河北东光、盐山及山
亦作苏门哈达。在今河北康保县北。清为内蒙古察哈尔左翼镶黄旗驻地。
①唐置,属信州羁縻州。寄治范阳境,在今河北涿州市境。②辽置,为黄龙府治。治所即今吉林农安县。金改名利涉县。③1947年改黄龙设治局置,属陕西省。治所在石堡(今陕西黄龙县)。(1)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吉林
①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2保定军: 桃花寨在 “军 (按,治所在今文安县西北新镇) 北七里”。《清一统志 ·顺天府四》: “ 《县志》: 桃花寨今称旋马,一名结连。相传杨延朗所筑。”②在
一名古心坪、赤城山。在今四川峨眉山玉女峰左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17峨眉县:华严坪“在纯阳殿后,有古心和尚开建静室,亦名古心坪。《峨眉山志》:华严坪即赤城隐士旧居。古名赤城山。昔有香烟、罗汉、白云三寺
即今新疆乌什县。清祁韵士《西域释地》:乌什“准噶尔时名为图尔璊,今名乌什。乌什者,犹言峰峦飞峻也”。清乾隆二十年(1755),准噶尔达瓦齐汗逃此,阿奇木伯克霍吉斯俘之以献。后设办事大臣。光绪八年(18
①在今贵州思南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和尚滩 “在府城 (今思南县城) 南三十里。中流一石,俨如跏趺。又南三十里有相公滩”。②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北七十里。明置和尚滩巡司。《清一统志》 谓 “后以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