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城

双城

①在今湖北巴东县北。《周书·蛮传》:天和元年(566),陆腾讨向五子王,“时向五子王据石默城,令其子宝胜据双城。……腾虑双城孤峭,攻未易拔。……乃令诸军周回立栅,遏其走路。贼乃大骇。于是纵兵击破之,擒五子王于石默,获宝胜于双城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:双城在“县北六十里。两城相距十余里。相传三国时筑”。

②即双城子。今绥芬河下游俄罗斯边疆区乌苏里斯克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二十一年(1284),命也速带儿所部军六十人淘金双城”,即此。


(1)古城名。在今重庆市开县、巫溪县间。《周书·异域·蛮传》:北周天和元年(566年),郡蛮作乱,“向五子王据石默城,令其子宝胜据双城”,开府陆腾击破之,“获宝胜于双城”,即此。(2)集镇名。在甘肃省临夏县城东部、大夏河、老鸦关河、槐树关河交汇处。属韩集镇。人口1800,有回、汉族。汉为枹罕县治,因建有内外二城,故名。唐开元二年(714年)置平夷守促,建平夷城。现城址均废。古为军事要隘,扼老鸦关、土门关、槐树关之要冲,又名三关口。有大理石、酿造、水泥等厂。有集贸市场。213国道经此,双循公路起点,南双公路终点。古迹有汉代双城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兔河

   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鄂尔多斯》: 兔河 “在右翼后旗南一百二十里。蒙古名陶赖”。

  • 桐丘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扶沟县西二十里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八年 (前666),楚军侵郑,“郑人将奔桐丘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扶沟县西。《左传》庄公二十八年(前666年):楚侵郑,“郑人将奔

  • 桓公城

    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四十里乌溪乡乌溪岭下。《晋书· 桓彝传》: 苏峻之乱,“彝以郡无坚城,遂退据广德。寻王师败绩,彝闻而慷溉流涕,进屯泾县”,因筑此城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二》: 桓公城 “在泾县东四十里乌

  • 水口驿

    即今福建古田县南水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古田县:水口驿“即废古田县。宋时曰嵩溪驿,元改今名。明初因之,递运所亦置于此”。

  • 七州

    唐置,治所在比景县(今越南义静省境)。贞观八年(634)改为景州。后废。

  • 九姑山

    在今浙江龙泉市龙渊公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龙泉县:九姑山“在县治西北”。为县治诸山屏障之一。

  • 筠门岭圩

   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筠岭县治此。

  • 板桥镇

    ①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三十里板桥镇。南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板桥市在城西南三十里。清 《江宁府七县地形考略》 中 《江宁县境界址考》:“大胜关、板桥……诸镇,俱接近江边。江船至此均可收泊。”②唐

  • 曲塘镇

    即今江苏海安县西南三十里曲塘镇。清属泰州,有把总驻守。在江苏省海安县西部、通扬运河畔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曲塘,人口 9000。相传原当铺巷有一河湾,名曲塘。镇以河名。1949年为

  • 彭家集

    即今山东东平县南彭集镇。清置彭家集巡司。《清一统志 · 泰安府二》: 彭家集巡司“本朝乾隆三十八年 (1773) 移即墨县浮山巡检驻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