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藏
旧时西藏的别称。西藏旧分阿里、藏(后藏)、卫(前藏)和康(一作喀木)四部,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,元、明译为乌思藏,清译为卫藏。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。
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。西藏旧分阿里、藏(后藏)、卫(前藏)、康(喀木)四部。卫藏指前后藏,即元明乌思藏、乌思,清代译作卫藏。有时又合称阿里、藏两部为藏,卫、康两部为卫,故总称西藏全境为卫藏。
旧时西藏的别称。西藏旧分阿里、藏(后藏)、卫(前藏)和康(一作喀木)四部,藏人用卫藏指前后藏,元、明译为乌思藏,清译为卫藏。清人著作中有时也用卫藏概称西藏。
旧时西藏地区的别称。西藏旧分阿里、藏(后藏)、卫(前藏)、康(喀木)四部。卫藏指前后藏,即元明乌思藏、乌思,清代译作卫藏。有时又合称阿里、藏两部为藏,卫、康两部为卫,故总称西藏全境为卫藏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海门卫。在今浙江三门县东南五十二里健跳镇。清顺治十八年 (1661) 徙近海居民虚其地,后复设守备驻防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三门县东南健跳。属台州
亦作二道卡伦。清光绪七年(1881)置,在今黑龙江省海林市东北牡丹江东岸江东屯村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“正北迤东距(宁古塔)城……二百二十里二道卡伦,即沙河子站。”
隋大业间置,为明阳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德江县西北。唐贞观后废。古县名。隋大业中置,治今贵州省德江县西北。为明阳郡治。唐贞观后废。
在今河北定州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定州》:阅古堂“宋韩琦帅定州时建。摭前代良守将事实凡十六条,绘于左右壁,琦自为记”。
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。唐贞元中祠部郎中袁滋与内给事刘贞谅出使南诏经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戎州开边县:“石鼓二百二十里渡石门至佉龙驿,又六十里至云南城。”在今云南省祥云县东南。唐贞元中袁滋、刘贞谅、刘希
又名阿兰。汉西域国名。在康居西北,即今中亚咸海、里海北部草原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安息 “北有奄蔡”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其康居西北可二千里,有奄蔡国。控弦者十余万人。与康居同俗。临大泽,无崖,盖北
1913年依前金衢严道改置,属浙江省。治兰谿县 (今浙江兰溪市)。1917年移治衢县 (今浙江衢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浙江东阳、盘安、永康以西,淳安、桐庐、浦江、义乌以南,仙霞岭、武义江以北地区。1927
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)分吴、丹阳二郡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乌程县(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北部苕溪流域全境及江苏宜兴市。东晋义熙元年(405)移治今湖州市城区。南朝梁末为震州治。旋罢震州,
又作西济密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波谢特西北。清属宁古塔副都统。清聂士成《东省与韩俄交界道路表》:“蒙古街,又二十里二分五至切落哥司克,即西机密。”咸丰年间被沙皇俄国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北京条约》割占
①即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。清代属元江州。傣语 “勐” 为坝子,“烈” 为河流,意即河边的平坝。②即今云南景谷县东南勐烈。《清一统志·普洱府》: 猛烈村 “在威远东八十里。《滇纪》: 威远之地,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