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卫南县

卫南县
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楚丘县,寻改为卫南县,属滑州。治所在楚丘城(今河南滑县东)。《寰宇记》卷57:“在卫之南垂,故以名县。”大业初属东郡。唐属滑州。仪凤初移治今滑县东北古黄河南岸。永昌初还治楚丘城南。北宋雍熙四年(987)改属澶州。金废。


(1)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。属滑州。唐仪凤元年(676年)移治其城西北滨河之新城,永昌元年(689年)又移治故城南。金废入白马县。(2)旧县名。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。1943年以河南省长垣县西北部及滑县卫河以南地区析置。因位卫河以南得名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,仍并入长垣县和滑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东布政使司

    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广东等处行中书省置,治所在广州府(今广东广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海南二省及广西防城港、钦州、北海等市及其辖地。清改置广东省。见“广东省”。

  • 足木宗

    即角木宗。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觉木。又作觉木宗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城西北足木。1960年与则拉、德木二宗合并,改置林芝县。

  • 归义场

    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)置,即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。五代晋天福八年(943年)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。

  • 凌云 (雲) 县

    清乾隆三年 (1738) 置,为泗城府治。治所即今广西凌云县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:凌云山 “在凌云县北半里。极高峻”。县以山名。民国初属广西田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

  • 仙踪山

    一名金庭山。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8和州:仙宗山“近尉子桥,见《系年录》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含山县:仙踪山“在县北五十里仙踪镇,即黄山也,与合肥巢县接界”。

  • 城口村

    即城口隘。今广东仁化县北九十里城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仁化县 “风门凹隘” 条: 城口隘 “在县北一百三十里”。清设城口汛,有外委把总驻防。在今广东省仁化县北城口。明时移恩村巡检司治此。

  • 石母山

   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北七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6蒙化府:石母山“在府城北七十里。产石黄(《方舆纪要》作“出石黄及雄黄”),下有泉,为赕中溪,南入罗盘江”。

  • 弹子石

    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南岸弹子石。清乾隆《巴县志》 卷2: 弹子石 “岷江南岸”。为南岸渡江入市主要津渡之一。

  • 巴戎县

    1913年改巴燕戎格厅置,后属甘肃西宁道。治所即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(巴燕镇)。1928年改名巴燕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巴燕戎格厅改置,治巴燕戎(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驻地巴燕镇)。1928年更名巴燕

  • 鄜城县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改敷城县置,属鄜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鄜城村。后属上郡。唐属坊州。唐末为翟州治。五代梁开平三年 (909) 改名昭化县,为禧州治。后唐同光元年 (923) 复名鄜城县,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