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顿集
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十四里南顿镇。西汉置南顿县于此。明初废入沈丘县,景泰初设巡司于此。
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十四里南顿镇。西汉置南顿县于此。明初废入沈丘县,景泰初设巡司于此。
北宋改高州羁縻州置,属辰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。元改置石溪洞长官司。
津渡名。一名灵昌津。宋代以前黄河流经今河南延津县西北至滑县一段为重要渡口, 总称延津。《左传》:隐公元年(前722),“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,至于廪延”。杜注:“陈留酸枣北有延津。”东汉建安五年(200
即弱水。《说文》 作 “溺水”。
即今河南信阳县西南浉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泰始二年(466),“魏兵至师水”,即此。即“浉河”。
即今广东英德市东北七十八里大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英德县东北有大镇墟。
①在今北京市平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平谷县:“龙泉在县东南十里,成祖尝驻跸于此,饮水而甘,赐以今名。”②在今河北曲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曲阳县:“龙泉在县北五十里。突出地中,渊涵停蓄,流入唐
西汉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避难村。东汉废。
亦作珥村、珥城。即今江苏丹阳市南二十五里珥陵镇。清乾隆二十六年 (1761) 移丹阳县主簿驻此。在江苏省丹阳市南部、丹金溧漕河两岸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珥陵,人口6800。传汉
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即墨县“走马岭寨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县东北六十里有大港寨,九十里有田村寨,与栲栳岛等寨俱筑城戍守。”
又作纳尔吉卫。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纳尔吉河流域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