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胜县
元至治中 (1321—1323) 置,属漳州路。治所即今福建平和县东南南胜。后至元三年 (1337)移治今平和县 (小溪镇)。至正十六年 (1356) 改名南靖县,并徙治双溪之北,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城。
古县名。元至治中置,治今福建省平和县东南南胜。属漳州路。后至元三年(1337年)移治今平和县(小溪镇)。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改名南靖县,并徙治双溪之北,即今南靖县东北靖城。
元至治中 (1321—1323) 置,属漳州路。治所即今福建平和县东南南胜。后至元三年 (1337)移治今平和县 (小溪镇)。至正十六年 (1356) 改名南靖县,并徙治双溪之北,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城。
古县名。元至治中置,治今福建省平和县东南南胜。属漳州路。后至元三年(1337年)移治今平和县(小溪镇)。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改名南靖县,并徙治双溪之北,即今南靖县东北靖城。
东晋建,在今浙江鄞县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天童寺“在鄞县东六十里。山有玲珑岩,东晋时立祠岩上。唐开元中高僧法璿居之, 日诵莲经,感天童捧天食来供人”。故名。现存建筑系清重建。在浙江省宁波市鄞
即今福建同安县南刘五店。与厦门对峙,直达外洋,为海防要地。清乾隆五十四年(1789)置刘五店巡司于此。
在今浙江嘉兴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兴府:长水塘在“府南六里。长五十余里。县旧名长水以此”。水源自海宁硖石诸山,东北流入嘉兴,至城南汇为鸳鸯湖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改邛部军民州置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即在四川越西县。二十七年(1394) 属四川行都司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越西、甘洛两县及汉源、石棉两县的大渡河以南地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改
在今广东新会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新会县:长沙塘营“在县西南。有北腊、山船、金坑、雷公岩、斩头等山贼”。
亦作树枝水。又名首拔河。即今新疆和田、策勒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于阗 “城东二十里有大水北流,号树枝水,即黄河也。一名计式水”。
唐贞元十九年(803)置,即今福建同安县。五代王闽永隆元年(后晋天福四年,939)升县,并改名同安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年)置,治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。五代闽永隆元年(五代晋天福四年,939年)升县,
在今浙江平阳县东十八里仙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仙口寨“在沙园所南,近平阳县之仙口山”。
又作五丁山。在今陕西宁强县北大安镇东金牛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汉中府: 金牛道,“ 《舆程记》: 自褒城西南九十里而至沔县,又六十里为青阳驿,又四十里为金牛驿,其相近者有五丁峡,亦曰金牛峡”。
在今福建德化县城东南郊宝美村。创烧于宋。元代有发展,至明代以生产白瓷著名。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1976年对屈斗宫窑址进行发掘,发现一条保留比较完整的窑基,出土六千多件瓷器和烧制工具。瓷器中洗、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