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江

南江

①旧释以为 《尚书·禹贡》 “三江” 之一。《禹贡》 本文仅有北江、中江,并无南江,释经家认为既有北江、中江,必有南江。历来各家解释不一:(1)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认为在吴县 (今江苏苏州市)南,所指即今吴淞江; (2) 《初学记》 引郑玄 《书注》认为右会彭蠡为南江,所指即今赣江; (3) 徐锴 《说文系传》 认为江出岷山至楚都名南江,所指为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附近一段长江干流; (4) 《水经·沔水注》 说就是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中从石城 (今安徽贵池县) 首受江水东至余姚入海的分江水,但实际上这条水道并不存在。

②即今广东西江。《南齐书· 州郡志》 广州:“西、南二江,川源深远,别置督沪,专征讨之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0广东: “西江实兼南江之名。”

③即泷水。今广东罗定、郁南二市县境之泷江、南江。《清一统志 · 罗定州》: 泷水 “源出西宁县西南。一名双林水。……一名晋康水,又名南江”。

④即今广西之郁江。清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0: “郁江即广西左江,亦曰南江。”

⑤在今四川西部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 “岷三江: 首大江出汶山,北江出曼山,南江出高山。高山在城 (成) 都西。”

⑥即綦江。今四川綦江县境之綦江。《清一统志 ·重庆府一》 引 《元统志》: “南江在南川县。众溪会合,至三溪口可通舟楫,行三十里至綦市,又至南江口入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9綦江县: 綦江 “在县南,即夜郎溪也,自南川县流入,亦曰南江”。

⑦亦名难江。在今四川南江县境,为渠江上源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南江县 “巴江” 条下: “南江源出米仓山,亦自县治前而南与巴江合,盖二水即巴江上流也。”

⑧即今四川南川市、武隆县境之鸭江 (大溪河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南川县: “又东有四十八渡水,流入南江。”


(1)古水名。旧释《尚书·禹贡》“三江”之一。《禹贡》本文只有北江、中江,并无南江;释经家认为既有北江、中江,必有南江。各家所指不一:(1)《汉书·地理志》说在吴县(今江苏苏州市)南,所指当即今吴淞江。(2)《初学纪》引郑玄《书注》指今之赣江。(3)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指楚都(今湖北江陵县)附近一段长江干流。(4)《水经注》认为是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中从石城县(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)首受江水东至余(馀)姚县(今浙江余姚市)入海的分江水,但实际上这条水道并不存在。(2)今水名。在四川省东北部。为渠江正源。源于南江县米仓山南麓,向南流至巴中市三江口右纳恩阳江后称巴河。长161千米。支流众多。河谷深切幽深,富水力资源。滩多流急,不利航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前旗

    俗称青海王旗。即和硕特西前旗。在今青海乌兰县东。后迁德令哈市东。

  • 佛爷庙

    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老县城村。清道光五年(1824)于此置佛坪厅, 1913年改为佛坪县。1925年迁治袁家庄(今佛坪县)。

  • 枯木部

    明代析教化部置,为教化三部长官司副长官驻地。在今云南文山县南二十四里古木街。清代废入开化府,设逢春里。

  • 侯城县

    北魏太和十三年 (489) 置,属清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清河县东。北齐省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“清河又东北径陵乡西。应劭曰: 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。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,故世谓之梁侯城,遂立侯城县

  • 双穗盐场

    北宋置,属瑞安县。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场桥镇埭上村一带。北宋政和中置。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北双穗场。清置盐课司于此。

  • 大都县

    唐武德五年(622)置,属越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博白县南。贞观六年(632)改属白州,十二年(638)省入博白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南。属越州。贞观六年(632年)

  • 汪吉昔博赤城

    元代建,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翁金河上游。《元史·明安传》:“明安将兵追击(布四麻等)于汪吉昔博赤之城。”即《经世大典·仓库官》所载和林宣慰司管内之昔宝赤八剌哈孙。

  • 塔亭卫

    明永乐十年 (1412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塔巴赫附近。后废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置,治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右岸塔巴赫附近。后废。

  • 雍丘县

    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即今河南杞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秦二世二年 (前208),刘邦、项羽 “西略地至雍丘,大破秦军”。即此。汉属陈留郡。北魏为阳夏郡治。隋属梁郡。唐属汴州。五代晋天福二年 (937

  • 罗㬋岭

   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, 群峰环列, 形势陡峻,是去潭柘寺必经之地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 游潭柘寺路过此岭, 作 《御制过罗㬋岭诗》一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