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广郡
三国蜀汉延熙中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南广县(今四川筠连县西南)。后省。东晋李汉成汉时复置,领四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筠连、珙县、兴文及云南盐津、彝良等县地。南朝宋属宁州。梁以后废。
三国蜀延熙年间置,治南广县(今四川筠连县和云南盐津县一带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筠连县、云南省盐津县交界处。属益州。三国魏景元四年(263年)平蜀后废。西晋怀帝复分朱提郡置,东晋建武元年(317年)又废。成帝时李雄复置。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。后废。
三国蜀汉延熙中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南广县(今四川筠连县西南)。后省。东晋李汉成汉时复置,领四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筠连、珙县、兴文及云南盐津、彝良等县地。南朝宋属宁州。梁以后废。
三国蜀延熙年间置,治南广县(今四川筠连县和云南盐津县一带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筠连县、云南省盐津县交界处。属益州。三国魏景元四年(263年)平蜀后废。西晋怀帝复分朱提郡置,东晋建武元年(317年)又废。成帝时李雄复置。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。后废。
在今福建泰宁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 茶花岭 “在泰宁县西北六十里。广二十里。杉溪出此”。
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。为清代自伊犁通往喀什噶尔的要道。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1:“自伊犁西南出鄂尔果珠勒卡伦一百三十里经善塔斯岭,五百五十里逾巴尔珲岭。”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5:“巴尔珲岭幽险怪异
在今山东莒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 浔水“出于巨公之山西南流,旧堨以溉田,东西二十里,南北十五里。浔水又西南流入沭”。
古青神渠。在今四川青神县北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“嘉定之青神,有堰曰鸿化,则授成其长吏,应期而功毕。” 即建于唐太和中,为僚族张武所开,历代维修,扩大灌溉面积。明嘉靖间复开截江水,“直灌田四十余里”。
西汉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北五十里人和镇孟陵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藤州。贞观八年 (634) 改为孟陵县,属梧州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并入苍梧县。古县名。汉置
①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白草岭“在大姚县北八十里。岭极高,为诸山之冠”。②一作白岭。在今青海祁连县东境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96北凉录:玄始十二年(423),“乞伏炽盘来攻,遂陷白
即今山东鱼台县西南鱼城乡。清乾隆二十二年 (1757) 鱼台县由旧城村迁治于此。1964年移今治谷亭镇。即今山东省鱼台县西南鱼城。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鱼台县移治于此。
又作恨古河、亨衮必拉、恒滚河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阿姆贡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兴衮河“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七百三十四里。源出卓哩奇山,东南流会诸小水,入混同江。当混同江入海之处
宋时英德府贞阳县之讹。贞阳县治所即今广东英德市。
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三十五里烟霞乡西侧。李勣(594—669),本姓徐,名世勣,字懋功,曹州离狐(今山东菏泽市西北李庄集)人。初从翟让起义,参加瓦岗军,因功封东海郡公。瓦岗军失败后降唐,任右武侯大将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