卑失州
唐以卑失部置,初隶定襄都督府,后属桑乾都督府。为羁縻州。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。
卑,又作毕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卑失部置,属桑干都督府。确址不详。后侨治夏州朔方县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界。
唐以卑失部置,初隶定襄都督府,后属桑乾都督府。为羁縻州。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或河北省西北境。
卑,又作毕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卑失部置,属桑干都督府。确址不详。后侨治夏州朔方县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界。
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行唐县北三十里故郡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惠文王八年 (前291),“城南行唐”。西汉置南行唐县。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在今河北省行唐县东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惠文王八年(前291年)
清乾隆二十四年 (1759) 平定准噶尔、大小和卓木叛乱后,改西域为新疆。二十七年 (1762) 设伊犁将军 (驻伊犁,今新疆霍城县)。统天山南北广大地区,包括今额尔齐斯河中游,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直至
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2赣州:陆公泉“在瑞金县西。因陆藻得名。政和中,藻被召去,题诗泉上曰,轩前山色依然绿,轩下泉声漱玉寒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都州》:陆公泉“在瑞金县西南东明观前”。
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)置,属马营堡。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马营堡:仓上堡“在马营东南。旧为蓄聚之所,因名。……四面皆鸟道相通,贼从马营犯云州,此其首冲也”。
在今山东莒县西。《春秋》: 隐公八年 (前715),“公及莒人盟于浮来”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 “沂水又东径浮来之山。《春秋》 经书 ‘公及莒人盟于浮来’ 者也,即公来山也,在邳乡西,故号曰邳来之间也。
明置,属昌黎县。为长城隘口之一。在今河北抚宁县北七十里界岭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抚宁县: 界岭口关,“嘉靖三十七年,土蛮犯界岭口,官军拒却之。今有关城,为戍守要地”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南蓝家关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 “头关” 条内: “又县东南四十里蓝家关,皆境内要地。”
即沱江。今四川成都平原北部之蒲阳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彭州九陇县: “武后时,长史刘易从决唐昌沲江,凿川派流,合堋口埌岐水溉九陇、唐昌田。”
即今四川平昌县东北通江河,为渠江上游支流。《寰宇记》卷139巴州曾口县:平州水“东北自广纳县界来,南流经县东五里,又南合北水”。
唐武德七年(624)置,属南云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。贞观三年(629)属匡州。武则天时改置蒙舍州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七年(624年)置,治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。属南云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