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阳溪
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南水阳江支流华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府宣城县:华阳溪“在府东南七十里,源出华阳山,东流二十里有鲁山,其下为鲁显水,又东北四十余里为鲁溪,又北至下西渡合于句溪”。
即今安徽宣州市东南水阳江支流华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府宣城县:华阳溪“在府东南七十里,源出华阳山,东流二十里有鲁山,其下为鲁显水,又东北四十余里为鲁溪,又北至下西渡合于句溪”。
古岛屿名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北海上之凌加卫岛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龙牙菩提“环宇皆山,石排类门。无田耕种,但栽署芋,蒸以代粮”。明费信《星槎胜览》作龙牙善提。《郑和航海图》作龙牙交椅。
明永乐三年(1405)置,在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流域。后废。
在今甘肃定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安定县:双峪岭在“县南五十里”。
在今江西南城县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3建昌府:龟湖“在府城东五里。又名蟜湖。地钤云,龟湖冲破状元生。宋时水决龟湖,张渊微擢状元”。
隋大业三年 (607) 置,属静乐县。在今山西岢岚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永淳二年以岢岚镇为栅。” 长安三年 (703) 于此置岚谷县。古镇名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置,即今山西省岢岚县。《新唐书
亦作湔江口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旧城东门外。西汉蜀守文翁凿湔江水口,即今都江堰市东北蒲阳河,流灌彭县、新都等地田亩。亦称为湔江 (湔水),为内江三大干渠之一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庐江文翁为蜀
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里。《大金国志》卷22:蒙古大军三千骑驰突冲击,“主急命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领军迎战于大胜甸。……遂大败,执中以百骑奔还,上怒罢之”。在今河北省万全县北三里。金大安三年(1211年),
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漕泾附近,为通海支渠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松江府华亭县: 曹泾 “介柘林、金山间。贼犯柘林,必由此趋金山。嘉靖中常破倭寇于此”。
三国吴置,治所在曲江县 (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峰下)。甘露元年 (265) 改置始兴郡。
古山名。又称伊阙、伊阙山、阙塞、龙门。因两山相对阙门,伊水流经其中,故名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六年(前516年):“晋知跞、赵鞅帅师纳王,使女宽守阙塞。”即此。参见“伊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