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华林园

华林园

①原名芳林园。三国魏正始初改名华林园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故城内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 裴松之注:“芳林园即今华林园,齐王芳即位,改为华林。”同书《三少帝纪》:景元元年(260),“帝临于华林园”。即此。《洛阳伽蓝记》卷1:翟泉“西有华林园”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)毁。

②六朝时宫苑名。三国吴始建,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鸡鸣山南古台城内。东晋仿洛阳园名,改为华林园。南朝宋元嘉间扩建,增筑景阳山、华光殿、景阳楼、竹林宫诸胜。南朝诸帝常听讼、宴集于此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晋简文帝游华林园,顾谓左右曰:会心处不必在远,翳然林木,便自有濠濮间想。”《宋书·少帝纪》:“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,亲自酤卖。”南宋时尚存遗迹。

③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东。十六国后赵石虎所筑。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》:“季龙于是使尚书张群发近郡男女十六万,车十万乘,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,广长数十里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同十一年(545),“东魏主宴于华林园”。胡三省注:“邺都效洛阳之制,亦有华林园。”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43《后燕录》:“(慕容)垂行围,因饮于华林园,秦人密出兵掩之,矢之如雨,垂几不得出。冠军隆将骑冲之,垂仅而得免。”即此。

④南汉宫苑。在今广东广州城西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刘王花坞“乃刘氏华林园,又名西御苑,在郡治西六里,名泮塘,有桃、梅、莲、菱之属”。


(1)三国吴建,名后苑,东晋改名华林园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极阁迤南。南朝宋元嘉时扩建,筑华光殿、景阳楼、竹林堂诸胜,其后齐、梁诸帝常宴集于此。南宋时尚有残存遗迹。(2)魏、晋、北魏宫苑。本东汉芳林园,魏正始初因避齐王芳名讳而改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、魏洛阳故城内。有诸多景胜。魏、晋、北魏诸帝常游于此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毁。(3)十六国后赵石虎都邺后建。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北。园周数十里,有凌云城、金花洲、光碧堂诸胜。北齐改名仙都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界沟站

    元置,即今安徽界首市。《析津志辑佚·大都东西馆马步站》: “一百项城,七十界沟,七十太和。”

  • 大栅城

    一名大栅坞。即今河南荥阳市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索水又北,径大栅城东。晋荥阳民张卓、董迈等遭荒,鸠聚流杂堡固,名为大栅坞。至太平真君八年,豫州刺史崔白自虎牢移州治此,又东开广旧城,创制改筑焉。”太和十

  • 瓯越

    ①东瓯之别称。本越族一支,秦、汉时分布于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一带。西汉惠帝时封其首领摇为东海王,都东瓯,故称瓯越。后世因以此为今浙江南部或温州市的别称。② 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 有西瓯,当居南越西部地。因

  • 江界河

    又名犹家坝。即今贵州瓮安县北五十六里江界河村。民国《瓮安县志》卷4《村市》:城北有江界河团。地处瓮安河与乌江汇合处。因两水汇流清浊分明,故名。1935年1月,红一方面军于此突破乌江天险进军遵义。

  • 东安堡

    明置,属镇番卫。在今甘肃民勤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镇番卫:东安堡“在卫东”。

  • 那河

    又作难河。即今黑龙省之嫩江及嫩江流注之松花江。《旧唐书·室韦传》:望建河“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,……又东流与那河、忽汗河合,……东流注于海”。即“难水”。

  • 官底镇

    清置,即今陕西渭南市西北官底乡。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西北部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官底,人口 2800。昔官道经此,官员多经此夜宿,故名官邸。后简为今名。清雍正间设官底镇。194

  • 大庾县

    隋开皇十年(590)置,属虔州。治所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大庾县“因以大庾岭为名”。开皇十六年(596)废为大庾镇。唐神龙元年(705)复置县,属虔州。移治今大余县东二里。北宋

  • 十五寨

    在今湖南邵阳市、邵阳县及附近之地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邵阳县:十五寨,“《志》云,邵阳县有十五砦。宋初以蛮寇抄掠,命将讨平之,置寨戍守,曰武冈、真田、白沙、水竹、界冈、三堂、罗尾、盆溪、塘儿、古限、查水

  • 中关镇

    清置,属承德府。即今河北隆化县东南五十里中关镇。在河北省隆化县东南部。面积84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关,人口1640。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年)设行宫、关卡于此,处承德、隆化之间,五川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