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文公元年(前626),卫孔达侵郑,“伐绵、訾及匡”。又,定公六年(前504),“公侵郑,取匡”。皆此。

②春秋宋邑。在今河南睢县三十里匡城乡。《春秋》:僖公十五年(前645),“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郑伯、许男、曹伯盟于牡丘,遂次于匡”。杜注:“匡,卫地,在陈留长垣县西南。”江永《春秋地理考实》:“长垣之匡,去徐甚远。考河南睢州西三十里有匡城其地属宋,次师或当在此。”

③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畏于匡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长垣县:“有匡城。”即此。


古邑名。(1)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扶沟县南。《左传》定公六年(前504年):定公伐郑取匡,即此。(2)春秋卫邑。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。《春秋》僖公十五年(前645年):鲁僖公同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郑伯、许男、曹伯盟于牡丘,遂次于匡,亦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交城镇

    北宋置,属定安县。即今甘肃宁县西焦村乡。金属安定县。

  • 南刘镇

    北宋置,属高唐县。即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。旧曾置灵县于此。

  • 易龙驿

    明置,属寻甸军民府。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易隆。后废。

  • 堽城坝

    即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镇。为汉刚县故城。后讹刚为堽。汶水自此分流。蒙古宪宗七年 (1257) 于堽城筑土坝斗门,遏汶水南流入洸,至任城 (今济宁市) 合泗水,以济运。明洪武间黄河决口,运河被淤

  • 朝阳川

    ①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。清宣统二年 (1910) 置舒兰县于此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“舒兰县,土名朝阳川。”②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朝阳川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延吉府: “布尔哈通河……径铜佛

  • 卫阳山

   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开州:卫阳山“以在卫地之阳而名”。

  • 陈令塘

    在今江西都昌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江州浔阳郡都昌:“南一里有陈令塘。咸通元年令陈可大筑,以阻潦水。”

  • 乐盘镇

    金置,属延安府。在今陕西延安市西南。即唐敷政郡之洛盘县治。

  • 柴桑山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境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》: 柴桑山 “其上多银,其下多碧、多冷石赭”。晋陶潜家于柴桑,即此。

  • 候台 (臺)

    一名五花台。在今河北易县城西侧。《寰宇记》 卷67易州易县: 候台 “在州子城西南隅,高三层。燕昭王所筑,以候云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