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镇庙

北镇庙

又名山神庙。在今辽宁北宁市城西三里山坡上。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》载:北镇庙“在广宁县西医巫闾山之阳,去山五里余,距城三里余。舜封医巫闾山以镇幽州,《周礼·夏官职方氏》:东北曰幽州,其山镇曰医巫闾。隋开皇十四年,诏就山立祠。唐开元中,封广宁公。辽、金加王号。元大德二年,封贞德广宁王。明改称北镇医巫闾山之神。本朝因之。旧庙毁于元季,明永乐十九年敕建,成化间重修”。现存各殿都是明、清时所建。建筑群从岗下到岗顶依天然地势排列,主要建筑为歇山式大殿,绿琉璃瓦顶,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。梁坊上有彩绘,殿内东、西、北三面墙壁画有星宿人物三十二个。庙内还有山门、神马门、钟楼、鼓楼、御香殿、更衣殿、内香殿、寝殿(后殿)等。庙内的元、明、清碑刻四十五方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辽宁省北宁市区西2.5千米的山坡上。原为医巫闾山的山神庙,现为全国五大镇山庙中保存较好的一座。建于金代,元、明、清重修。现存各殿为明、清时所建。建筑群依山而建,南低北高,五重大殿南北成行,布局深远,规模宏大。主要建筑为歇山式大殿,绿琉璃瓦顶,九架梁,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,檐下用双昂五跴斗栱,梁枋上有彩绘,殿内东、西、北三面壁画有星宿人物32个。另有山门、神马门、钟楼、鼓楼、御香殿、更衣殿、内香殿、寝殿(后殿)等建筑和元碑11方、明碑9方、清碑25方,告祭碑、皇帝题咏刻石及重修庙宇碑记,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资料。庙东邻为清乾隆皇帝所建“行宫”遗址,为清代皇帝东巡盛京祭祖或祭祀闾山的驻跸之处。遗址东北隅存“棋盘山”残迹,相传是当年乾隆皇帝弈棋之处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北镇庙御香殿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泰山庙镇

    即泰山庙。今湖北襄阳县北泰山庙乡。

  • 铜坑山

    ①一名铜井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。明王鏊 《姑苏志》 卷8: 铜坑山 “在邓尉山西南。一名铜井。晋宋间凿坑取沙土煎之,皆成铜,故名”。②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一百十六里,与淳安县接界。宋 《咸淳临安志》 卷

  • 忽剌火失温

    又作忽兰忽失温 (蒙古语,意为红山咀)。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,图拉河上游南的乌兰山口。《元史·明宗纪》: 明宗从和林东行,过土拉河,至忽剌火失温,复东行至克鲁伦河上游西的撒里怯儿。金幼孜 《后北征录》

  • 兴和府

    明洪武三年(1370)改兴和路置,属北平布政司。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。四年(1371)废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以兴和路改置,治高原县(今河北张北县)。属北平布政司。辖境小于兴和路。后省。

  • 琼田延寿桥

    在今福建惠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惠安县: 琼田延寿桥 “在县东五里。宋建为梁百二十九间,长二里许。自元以来增修,为县南诸溪汇流处,东出辋川入海”。

  • 政和圩

    北宋政和初筑,在今安徽当涂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志六》: 政和四年 (1114),工部言,“乞依宗原任太平州判官日已兴政和圩田例,召人户自备财力兴修”。北宋政和二年(1112年)修路西湖为政和圩。在今安徽

  • 绥化府

   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年1月) 改绥化厅置,属黑龙江将军 (后改黑龙江省)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绥化、庆安、铁力等市县地。1913年降为绥化县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

  • 渡船港

   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三十里,今已堙圮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崇明县: 渡船港 “在县东南。有渡口,去县三十里。至旧城平阳沙界沟渡,海面不过十里”。

  • 良安县

    即梁安县。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安徽绩溪县城东后外村。

  • 封陵

    一名风陵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 魏襄王十六年 (前303),“秦拔我蒲反、阳晋、封陵”。二十三年 (前296),“秦复予我河外及封陵为和”。均此。又作风陵或封谷。因有津渡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