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原和
在今安徽太和县北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太和县有北原和巡检司。
在今安徽太和县北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太和县有北原和巡检司。
一作索克宗。即今西藏索县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12作 “锁庄子”。
古代中国中原地区至西域交通道路之一。(1)《三国志》卷3裴注引《魏略·西戎传》:“从玉门关西出,发都护井,回三陇沙北头,经居卢仓,从沙西井转西北,过龙堆,到故楼兰,转西诣龟兹,至葱岭,为中道。”即从今
①在今湖北浠水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二》: 昭化寺 “唐咸亨间,五祖宏忍禅师建。本朝顺治中复葺”。②在今陕西长武县城内东街路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邠州宜禄县: “昭仁寺,在 (宜禄) 县西十步浅水原上
在今湖北浠水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7蕲州: 巴河 “源出板石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蕲水县:板石山 “在县北,巴水出于此”。
即述昆县。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南。迷为述之讹。
亦作夜侯国。东汉改掖县为侯国,属东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莱州市。后复为县。(掖yè) 掖,又作夜。东汉建武九年(33年),光武帝封欧阳歙为掖侯,改掖县为掖侯国,治今山东省莱州市。后国除仍为掖县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三》: 古疑城 “在昌平州东南三十五里南小口之西,相传辽萧 (太) 后屯兵于此”。
一作也迷里河。即额米尔河。今新疆额敏县之额敏河,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之阿拉湖。
南北朝时期萧氏在江陵建立的政权。南朝梁承圣三年(554)岳阳王萧詧降于西魏,次年被西魏立为梁帝,都江陵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)。为西魏、北周的附庸。史称后梁, 又称北梁。隋开皇七年(587)废。传三世,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25万年县:“丰润陂,在县东北二十五里。周太祖名为中都陂。隋初为丰润陂,周回六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