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典吧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北关门

北关门

五代吴越国杭州城北门。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武林路与环城北路相交处。南宋改名余杭门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硕特前左翼头旗

    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刚察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前左翼头旗: “牧地在大通河南岸。东至阿木达赖台,南至固尔班塔拉之北沙克图,西至齐擦擦呢布楚勒,北至巴颜布拉克。”

  • 天马山镇

    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天马山镇。清时有把总驻守。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娄县:“天马山镇在城北一十八里。”

  • 马之遴社

   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鹿港镇。为高山族平埔人马之遴社。清康熙间蒋毓英《台湾府志》卷1:马之遴社“离府治四百里”。清为马芝堡,又名鹿港半堡。日本占领期间设鹿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鹿港镇。

  • 刘师岭

    在今福建邵武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邵武县:刘师岭在“府南百二十里。路出建昌府。鸟道嵚崎,绵亘六七里,人以为病,戏名愁思。宋上官端义募众甃路,行者便焉”。

  • 南苏州

    唐总章元年 (668) 平高丽后置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南苏城 (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催阵堡山城)。《新唐书·薛仁贵传》: 乾封二年 (667),薛仁贵破高丽,“拔南苏、木底、苍岩三城”。即此。后废。唐总

  • 紫溪县

    唐垂拱二年(686) 析于潜县置,属杭州。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七十六里城后村。《寰宇记》卷93: “邑有文山,水东南流为此溪。” 县以水得名。万岁通天元年 (696) 改为武隆县,同年复改紫溪。大历

  • 超华山

    在今福建顺昌县西北,北接邵武市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3南剑州 《景物下》: 超华山 “在顺昌县西北五十里,有超华寺”。正德 《顺昌邑志》 卷1: 超华山 “在白水都。周围甚广,西北入邵武境。山之幽旷

  • 盘涧泉

    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 槃涧泉 “在府治前。源出山巅,萦回石涧,泓深清洁。《郡志》 云,郡居山椒,清泉自石崖奔逆而下,用巨竹引之,绵亘数里,遍及郡城”。

  • 卢鹿蛮部

    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在今云南会泽县北部。

  • 紫阳县

    明正德七年 (1512) 升紫阳堡置,属兴安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东二里。嘉靖三十五年(1556) 迁今紫阳县。清属兴安府。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在陕西省南部、大巴山北麓,南与重庆